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题解
  这首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相当于阳历12月21日至23日。在唐代,冬至是很重要的。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就更热闹了。大家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

句解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冬至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远在邯郸的客店里,将怎样过法呢?只能抱着膝坐在孤灯前,在静夜中,惟有影子相伴。这一句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采用虚写的手法,在静夜中,抱膝坐在孤灯前,想象着和亲友一起欢度佳节的情景。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呀!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恨。第二句,“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身”和“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影”与“身”皆抱膝枯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诗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语颇直。“驿”,驿站,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一定也过得不快乐。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吧!三、四两句使用白描,情感十分感人,也颇耐人寻味:诗人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至于“说”了些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给予补足。

评解
  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约占全部诗作的百分之二十七。本诗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却运用反向落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不必抑此扬彼。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9986.html

【双调】钱丝泫

【双调】钱丝泫
朝代:元代 作者:乔吉 原文: 避豪杰,隐岩穴,煮茶香扫梅梢雪。中酒酣迷纸帐蝶,枕书睡足松窗月,一灯蜗舍。 作者介绍 乔吉 乔吉(1280?~1345) 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又作吊词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原文: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相关赏析 赏析 九华,山名,叶贤良居处,与作者为同乡。安徽青阳亦有九...

【南吕】一枝花_春雨润夭桃

【南吕】一枝花_春雨润夭桃
朝代:元代 作者:马彦良 原文: 春雨 润夭桃灼灼红,洗芳草茸茸翠。蝶愁搧香粉翅,莺怕展缕金衣。堪恨堪宜,耽阁酿蜂儿蜜,喜调和燕子泥。游春客怎把芳寻,斗巧女难将翠拾。 【梁州】看一阵阵锁层峦行云岭北,一片片泛桃花流水桥西。我醉来时怎卧莎茵地?难登紫陌,怎看罗衣?乾坤惨淡,园苑岑寂。每日家阴雨霏霏,几曾见丽日迟迟!辛苦杀老树头憎妇鸣鸠,凄凉也古墓上催春子规,阑散了绿阴中巧舌黄鹂。...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