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游译文及注释

王孙游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地上长满了如丝的绿草,树上开满了烂漫的红花,已是暮春时节了。莫说你不回来,即使回来,春天也过去了。 注释①蔓:蔓延。 ②英:花。 ③无论:莫说。 ④歇:尽。

昔昔盐简析

昔昔盐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闺怨。前四句写春末夏初的景物,引出思妇。接着四句用旧事喻思妇守空闺。再用八句写思妇的悲苦情状,妙在用景物的衬托,把思妇的思念之切活画了出来。最后以问句作结,内心的埋怨之情表露无遗。这首诗同其闺怨诗一样,并无多少新意,但“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是当时传诵的名句。牖暗,梁空,蛛网悬挂,燕泥落下,在工整的...

昔昔盐译文及注释

昔昔盐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丝丝垂柳低垂,轻轻覆盖在金黄色的堤岸上。又是浓浓夏日,蘼芜的叶子又变得异常繁茂浓密。在美丽的荷叶映衬下显得更加碧绿的池塘水溢出池塘外,桃李随风而落的花瓣飘然而下,撒满树下的路。思妇长得如采桑的罗敷般貌美,她对丈夫的思念情怀像织锦的窦家妻那样真切。丈夫已去关山之外,思妇则在风月之夜独守空闺。独处闺中,她常收...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鉴赏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兔园,《史记》称东苑,在今河南商丘市东。逊时在扬州,一开头就标出兔园是因为建安王萧伟与梁孝王刘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史记·粱孝王世家》云:“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于天子。出言跸,入言警。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创作背景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公元507年(梁武帝天监六年)旧历四月,抚军将军建安王萧伟出为都督扬、南徐二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何逊迁水曹行参军,兼任记室,深得萧伟信任,日与游宴,不离左右。这首即写于第二年早春。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1061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译文及注释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在花园里是容易看出时节的变化的,其中最使人惊异、最能标志时节变化的就是梅花。梅花不怕霜雪、不畏风寒,在零霜下雪的时候,它就在路边开放了。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开遍扬州。梅花盛开的时候可以使被遗弃者见之有感而落泪,也可以使钟情的人触景兴怀而勃发。梅花大概也知道自己飘落得早,所以赶在正月就开起花来了。 注释①兔园:本是汉...

咏落梅创作背景

咏落梅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此的写作时间难于确定,但从诗中所寄托的感慨,还是可以推知其大致的写作年代。诗之结尾“日暮长零落,君恩不可追”,其意近似《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中所谓“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均表现出政治上的忧虑感。然则,当是同期所作。   公元490年(南齐永明八年),谢朓由随王(萧子隆)镇西功曹转为随王文学,次年荆州...

咏落梅鉴赏

咏落梅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吟咏落梅的作,寄托了深沉的政治感慨,这对于只求形似的六朝一般咏物诗来说,是一大发展。   “新叶初冉冉,初蕊新霏霏”,起首两句便暗寓忧惧的心理。“冉冉”,是柔弱下垂的样子,说梅花的嫩叶还很柔弱,意指自己在政治上并不是强有力的;“霏霏”,纷纷飘落的样子,梅花的新蕊随风飘落,暗寓自己政治地位的不稳。明写落梅,暗写政治。  ...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鉴赏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庾信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对异域风物而起羁旅之叹。但这首所描写的边塞景象,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见,而是综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再结合几个典故,构成冷落萧索的总体印象,借以抒写出心头的凄凉之感。   “萧条亭障远,凄惨(一本作‘凄怆’)风尘多。”浓郁的乡关之思中夹杂着尚未消磨的豪气,从诗中迎面扑来。他本可以在故乡安乐地走完自己...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鉴赏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是谢灵运一首典型的山水。山水诗大抵有两种写法。作者以某一风景胜地为据点,静观周围山水景物,这是一种写法;另一种,则是作者本人在旅途之中,边行路边观赏,所见之景物是不断变化的。此诗即属于后者。   谢灵运本身写过一篇《游名山志》,文中提到“斤竹涧”。后人或据今绍兴东南有斤竹岭,去浦阳江约十里,以为斤竹涧即在其附近;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