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自题小影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谭嗣同的这首自题小影,上片“曾经”三句,先写自己年来踪迹,他小时居京师,十三岁随其父外放甘肃,十五岁回湖南浏阳拜师读书,再返西北,天南海北,道路遥远,故颇多感慨。“骨相空谈”三句,谓己少有壮志,从骨相看,必成大业,但岁月匆匆已历十八春秋,却一事无成,只有肠轮自转,暗自感叹。“春梦”三句转入小影,曾对春帆细雨,做过美丽的人... 赏析 阅读全文
望海潮·自题小影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①骨相:人的体格状貌,古人常以此估测一个人的前程后事。②颜酡:饮酒脸红。周履靖《拂霓裳·和晏同叔》词:“金尊频劝饮,俄顷已酡颜。”③科:古典戏剧中表示动作的用词。 赏析 阅读全文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点评 点评 作者:佚名 人以白描的手法写沿途所见。犬吠鸡鸣、乳鹅新鸭;良苗出水、细雨如丝。春天湘赣一带乡村景象被诗人描画得惟妙惟肖,读之仿佛身临其境。质朴自然与提炼之工浑然一体,活化出乡间风光的神韵。 赏析 阅读全文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查慎行的这首七言律,语言清新、明快、简洁、质朴;寓意率真、自然流畅,无引经据典,读来倍感亲切;采取以景入诗,借景寓情的手法,对眼前所见景物信手拈来,无不称妙;本诗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中有画,画里藏诗;中二联对仗工整,又自然流畅,毫无雕琢之感,更是令人拍案称奇! 题目“湘东驿遵陆至芦溪”,说的是仲春时分,诗人自“... 赏析 阅读全文
忆秦娥·山重叠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①龙潭口:龙潭山口,地在清代吉林府伊通州西南,即今吉林市东郊龙潭山。此处有“龙潭印月”之胜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作者扈驾东巡过经此地。又,今山西省盂县北之盂山亦有“龙潭”,又称“黑龙池”。作者曾几度赴山西五台山,本篇所指或为此地。 ②悬崖句:谓群山环绕,举头望去,天空只露一线,仿佛是天幕裂开了。③古苔横啮:意谓断碑... 赏析 阅读全文
咏贺兰山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①这首选自《乾隆宁夏府志》。贺兰山:山名,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②“西北”两句:这两句暗用女娲“炼石补天”的古代传说。《淮南子·览冥》:“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③蟠根:形容贺兰山的纵横起伏。④灏气:大自然之气。蓬瀛:即蓬莱、瀛洲,古代传说中东海的两座神... 赏析 阅读全文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评析 评析 作者:佚名 纳兰容若的作品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这首词也不例外。上片写骑马游经春堤,堤岸与春水之景。下片写归来之伤情。本来“樱桃宴”意味着仕进得意,但人却心绪索寞,面对“东风”、“旧垒”、“新燕”而伤情。那面前的“蜡泪”犹如自家的眼泪,撩人恼人,这正是所谓伤心人别有怀抱了。 赏析 阅读全文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注释 注释 作者:佚名 ①“鞭影”二句:意谓马鞭的影子投落在春堤上,鄣泥微卷,春日的水面碧绿如锦。鞭影,马鞭之影。鄣泥,即马鞯。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的两旁以挡尘土,故称。②“脉脉”二句:谓菱丝蔓蔓,缠绕交织,仿佛脉脉含情,嫩绿的春水好像是吴姬的眼波。菱丝,即菱蔓。吴姬,指吴地的美女。③啮膝:良马名。元末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飞龙、赤兔、... 赏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