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邑山中“秋河隔在数峰西”赏析

“秋河隔在数峰西”赏析

作者:佚名

  此句其实意味独特,手法巧妙。

  其一,对于描绘主体“秋河”而言,人写出了它先前本在峰前峰头呈现,此刻虽被山峰“隔”断遮掩,却仍在西天的特点,突出其随时而变,乃至随自己脚步移动而异的情态。同时,也道出了自己心中对“秋河”似远却近,似近实远的感觉:“数峰西”在不同的参照体之下,可以是很远的空域,也可以是很近的距离。因此,此句诗写景传意,实在是虚实相生,曲尽其妙。

  其二,“数峰”在该句,是客体或谓之“衬(烘托陪衬)体”,诗人在写出空中的“秋河”被“隔”而不见的情形之同时,也用一个“数”字表明了峰连嶂叠的山况。作者以简约的词句,收到了“一石二鸟”之效。如果说首句“浮云不共此山齐”侧重于写出石邑一带山峰“峻峭插天”的高度,这是纵向的,那么,此句的“数峰”则道出其“群峰错列”的广度,这是横向的。这不只是角度上的互补,也是内容上的充实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108.html

早夏郡中书事

早夏郡中书事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水禽渡残月,飞雨洒高城。华堂对嘉树,帘庑含晓清。 拂镜整危冠,振衣步前楹。将吏俨成列,簿书纷来萦。 言下辨曲直,笔端破交争。虚怀询病苦,怀律操剽轻。 阍吏告无事,归来解簪缨。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

【越调】斗鹌鹑 忆别

【越调】斗鹌鹑 忆别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焰腾腾祆庙烧残,白茫茫蓝桥水起。昏邓邓楚岫云遮,黑淹淹阳台路迷。桃源洞雾锁云埋,武陵溪砖填土塞。  【紫花儿序】冷落了流苏绣幕,萧疏了画阁兰堂,寂寞了锦帐罗帏。生折散鸾孤凤只,硬分开燕约莺期,暗暗的伤悲,永远山长隔万里。一思量一番憔悴,离愁断九曲柔肠,蹙损了八字蛾眉。  【小桃红】伯苏东云燕西飞,一点芳心醉。鱼雁无凭怎寻觅,信音...

淀江道中口占

淀江道中口占
朝代:清代 作者:苏曼殊 原文: 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作者介绍 苏曼殊 苏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原名戬,字子谷,学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经,法号曼殊,笔名印禅、苏湜。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广东茶商,母亲是日本人。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

春草

春草
朝代:唐代 作者:张旭 原文: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作者介绍 张旭 张旭(675年—约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也是“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