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月胧星淡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词是一首咏七夕的词作,但是,全篇却没有谈什么男女伤别、儿女恩爱,而是以天上、人间的对比,描绘了人间的不平,抒写出世路的艰险。这是有感于北宋王朝末期衰败的局势,而发出的感叹。

  上片写天上。“月”、“星”、“乌鹊”、“秋期”、“锦楼”,均为天上景物。锦楼,相传为汉武帝的曝衣楼,在太液池西面,每年七月七日,宫女出来曝晒后宫衣物(见《西京杂记》)。秋期,即七夕。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间,牵牛、织女过鹊桥,相会于银河东侧,是为秋期(见《尔雅翼》)。在列举了这些天上美妙、令人神驰心往的景物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写道:“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挺拔高奇,为戛然独造之境。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是宫阙锦楼,一个是“清流”、“叠嶂”的“野人家”。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对比。

  下片,写人间。一开始,即发出“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的叹谓。相属,即敬酒、祝酒,祝、属相通。绕梁清唱,形容歌声的美妙。典出《列子汤问》:韩娥过雍门,唱歌求食。走后,余单音间绕梁,三日不绝。后来,人们用以形容美妙动人的歌声或歌者。这里指“佳人”。结尾写道:“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河、何曾风浪。”直言不讳,一语道破了作者写词的意图。从而,成为千古名句!

  我国古典词中,咏七夕的作品不少,唐杜牧的《秋夕》,就是著名的一首。全诗只有四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写的是宫女的忧思怨绪。诗中却不着一字,而是通过清冷的画面,和诗人“轻描淡写”表现出来,于含蓄的景物描写之中见“精神”。

  而这首七夕词,写的天上宫阙和人间村荒野户的形象对比。而且通过对比,发出了震撼人心的慨叹。别是一番立意和独特构思!“人间平地亦崎岖,”这振荡时代的强音,发自一个封建时代的词家之口,实是难能可贵!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208.html

【双调】一锭银过大德乐 咏时贵

【双调】一锭银过大德乐 咏时贵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吉登登金鞍玉勒马,宝镫斜查;急三檐伞下,摆列着两行价头踏。使婢驱奴坐罢衙,闲逐东风,纷飞看落花。明明的立赏罚,暗暗的体察。居民百姓夸,私心无半掐。策马还家,银灯身绛纱。象板琵琶,开怀飞玉。 双姬  珍珠包髻翡翠花,一似现世的菩萨。绣袄儿齐腰撒跨,小名儿唤做茶茶。  对月临风想念着他,想着他浅画蛾眉,乌云鬓鸦。仙肌香胜雪,娇容...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 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除了我还有...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相关赏析 鉴赏 此词抒写对歌女小莲的怀念之情,也追忆了昔日旧游,并抒发了年华易逝的感慨。开头两句,描述昔日相聚的欢乐,有人物,有活动,有环境,写得充实而概括,表现了当时富贵之家的那种歌舞升平、安乐豪华的...

解语花

解语花
朝代:宋代 作者:方千里 原文: 长空淡碧,素魄凝辉,星斗寒相射。凤楼鸳瓦。天风动,冉冉珮环高下。歌清韵雅。对好景、芳樽满把。花雾浓,灯火荧煌,笑语烘兰麝。千斛明珠照夜。况人如图画,明艳容冶。绣巾香帕。归来路,缓逐杏鞯骄马。笙歌散也。愁万炬、绛莲分谢。更漏残,惊听西楼,吹小梅初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