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千万里的远途我好象腾云驾雾一样我去了又回来我独自一人伴随着滚滚春雷穿越东海往返真不忍心看到祖国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就即便让锦绣江山变成万劫不复的飞灰也在所不惜那浑浊的劣酒啊,哪里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抛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要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就算是拼得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也要让这...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1907年秋瑾在浙江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此诗因事而发,感情激越奔放,语言雄健明快。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后四句...

作者介绍

秋瑾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参考赏析 赏析 同心苣是织有相连的火炬形图案的同心结,和记载了誓言的素笺一样是爱情的信物。这些现实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对容若证明着当初的恩爱欢娱。面对这些几乎要仓皇而逃的容若,赶紧由实入虚,用“清夜唤真真”之典,写想象中的...

【南吕】一枝花_远归年深马

【南吕】一枝花_远归年深马
朝代:元代 作者:奥敦周卿 原文: 远归 年深马骨高,尘惨貂裘敝。夜长鸳梦短,天阔雁书迟。急觅归期,不索寻名利。归心紧归去疾,恨不得袅断鞭梢,岂避千山万水! 【梁州】龟卦何须再卜,料灯花已报先知。并程途不甫能来到家内,见庭闲小院,门掩昏闺,碧纱窗悄,斑竹帘垂。将个栊门儿款款轻推,把一个可喜娘脸儿班回。急惊列半晌荒唐,慢朦腾十分认得,呆答孩似醉如痴!又嗔,又喜。共携素手归兰舍,半含...

田园乐七首·其一

田园乐七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相关翻译 注释 1、题下全诗校:“一作辋川六言”。2、北里南邻:左思《咏史八首》其四:“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南邻击钟磐,北里吹笙竽。”3、珂:马勒上的玉饰。底:何。4、崆峒:山名,相传古仙人广成子居于此。... 相关赏析 讲解 《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

瑞鹤仙(高平)

瑞鹤仙(高平)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余红、犹恋孤城栏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 作者介绍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