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千万里的远途我好象腾云驾雾一样我去了又回来我独自一人伴随着滚滚春雷穿越东海往返真不忍心看到祖国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就即便让锦绣江山变成万劫不复的飞灰也在所不惜那浑浊的劣酒啊,哪里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抛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要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就算是拼得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也要让这...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1907年秋瑾在浙江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此诗因事而发,感情激越奔放,语言雄健明快。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后四句...

作者介绍

秋瑾 秋瑾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彭蠡湖中望庐山

彭蠡湖中望庐山
朝代:唐代 作者:孟浩然 原文: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彭蠡湖:即今鄱阳湖。 ②太虚:古人称天为太虚。“太虚”二句:古谚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③挂席:扬帆。明发:...

【黄钟】人月圆 中秋小酌

【黄钟】人月圆 中秋小酌
朝代:元代 作者:宋褧 原文:   红螺香滟金茎露,清兴溢璇霄。玉盘光冷,云鬟雾湿,丹阙烟销。□□此夜,明年明月,何似今霄。西风唤我,瑶阶折桂,绮槛吹箫。 诚夫兄生子名京华儿  神州佳丽明光锦,生出玉麒麟。四筵都爱,西山眉翠,太液瞳神。他年应是,斗鸡走马,紫陌红尘。这回休更,燕秦树栗,江浦垂纶。

【双调】清江引 秋夜

【双调】清江引 秋夜
朝代:元代 作者:丘士元 原文: 夜阑梦回人静悄,不住的寒蛩叫,细雨洒芭蕉。铁马檐前闹,长吁几声儿得到晓?  【双调】落梅风 江上闻笛  江天晚,起暮云,恰才的夜凉人静。风送玉箫三四声,使离人凭阑愁听。 秋夜梦回  清秋夜,鸳梦回,闹寒蛩絮人心碎。长吁几声人万里,病形骸越添憔悴。  【双调】庆东原 秋暮感怀  山连地,水映天,盼宾鸿过尽空嗟怨。朱帘半卷,西风槛边,...

赤壁

赤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相关翻译 注解及译文 注释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