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湘夫人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
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
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
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
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
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
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
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
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
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
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
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
用杜衡缠绕四方。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
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
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
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
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
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注释
(1)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王逸《楚辞章句》认为:“昔楚目南郢之邑,沅湘之同,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间,杯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札,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风谏。”也有人认为是屈原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此篇与《九歌》中另一篇《湘君》为姊妹篇。关于湘夫人和湘君为谁,多有争论。二人为湘水之神,则无疑。此篇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
(2)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3)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4)袅袅(niǎo): 微风吹拂的样子 
(5)波:生波。下:落。
(6)薠:水草名,生湖泽间。骋望:纵目而望。
(7)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张:陈设。
(8)萃:集。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
(9)罾(zēng):鱼网。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
(10)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醴:同“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茝:白芷,一种香草。
(11)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姓别,都可称“公子”。
(12)荒忽:不分明的样子。
(13)潺湲:水流的样子。
(14)麋:兽名,似鹿。
(15)水裔:水边。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而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
(16)皋:水边高地。
(17)澨(shì):水边。
(18)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偕逝:同往。
(19)葺:编草盖房子。盖:指屋顶。
(20)荪壁:用荪草饰壁。荪(sūn):一种香草。紫:紫贝。坛:中庭。
(21)椒:一种科香木。
(22)栋:屋栋,屋脊柱。橑:屋椽。
(23)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门上横梁。药:白芷。
(24)罔:通“网”,作结解。薜荔;一种香草,缘木而生。帷:帷帐。
(25)擗;析开。蕙:一种香草。櫋(mián)櫋:作“幔”讲,帐顶。
(26)镇:镇压坐席之物。
(27)疏:分疏,分陈。石兰:一种香草。
(28)缭:缠绕。杜衡:一种香草。
(29)合:合聚。百草:指众芳草。实:充实。
(30)馨:能够远闻的香。庑(wǔ):廊
(31)九嶷(yí):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样子。
(32)灵:神。如云:形容众多。
(33)袂(mèi):衣袖。
(34)褋(dié):外衣。
(35)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杜若:一种香草。
(36)远者:指湘夫人。
(37)骤得:数得,屡得。
(38)逍遥:游玩。容与:悠闲的样子。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501.html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燕子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唐宋词鉴赏辞典》 录“双飞去”)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栏杆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像有着无尽的忧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象在哭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明月不知道离别...

一枝花·杭州景

一枝花·杭州景
朝代:元代 作者:关汉卿 原文: 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 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 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 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 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朝代:元代 作者:赵秉文 原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相关赏析 赏析 有些作者擅长描写人物,虽只寥寥数笔,但因点出了人物的鲜明特征,一下子就把人物写活了。有些作者又善长于描绘景物,也不过那么三两笔,就把景物活泼泼地勾勒了下来。古代诗词中,以“游春”、“...

彭城杂咏

彭城杂咏
朝代:元代 作者:萨都剌 原文: 雪白杨花扑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 夜深一片城头月,曾照张家燕子楼。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