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水村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相关翻译

译文

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腰间悬挂的羽箭,他们都已经羽毛凋落了。叹息着燕然山还没有刻下北伐胜利的事迹。我还可以横渡大漠,战斗沙场,诸位士大夫们又何至于在新亭相对涕泣,徒然无济于事。我一身用以报国,虽万死而不辞;双鬓已经斑白,再也无法使它变成黑色。只是记住江湖上我小船的停泊位置,卧在塌上听...

相关赏析

鉴赏

此诗写出作者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古今诗人感叹岁月不居、人生易老者颇多,但大都从个人遭际出发,境界不高。陆游则不同。他感叹双鬓斑白、不能再青为的是报国之志未酬。因而其悲哀就含有深广的内容,具有崇高壮烈的色彩。此联为“流水对”但其后关连,不是互为因果,而是形成矛盾。读者正是...

创作背景

本诗于淳熙九年(1182)秋作于山阴。这一时期的诗人,在寄意山水、歌吟田园生活的同时,心中却一刻也未曾忘怀世事国情。本诗所抒写的,就是诗人老而弥坚、至死不变的爱国情怀,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诗写得悲而且壮,笔力遒劲。...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夜泊水村 | https://gushi.facekun.com/6983.html

劝学诗

劝学诗
朝代:唐代 作者:颜真卿 原文: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三更灯火:三更半夜,很晚了。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说诗八首

说诗八首
朝代:清代 作者:宋湘 原文: 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 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 涂脂传粉画长眉,按拍循腔疾复迟。 学过邯郸多少步,可怜挨户卖歌儿。 心源探到古人初,征实翻空总自如。 好把臭皮囊洗净,神仙楼阁在高虚。 豫章出地势轮囷,细草孤花亦可人。 独有五通仙杜老,各还命脉各精神。 学韩学杜学髯苏,自是排场与众殊。 若使自家无曲子,等闲铙鼓与笙芋。 池塘春草妙难寻,泥...

鹧鸪天·博山寺作

鹧鸪天·博山寺作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参考赏析 鉴赏 按理说四十多岁正是人生建功立业之心最盛,最能奋发作为之时,然而词的开首两句却说;“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大意是说,他已经不再心向国都,不再在意天下国家之事了,只流连于博山寺和它周围的山水,...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相关翻译 译文 以前我在巴东三峡的时候,常常西望天上的明月,那感觉就好像在峨眉山望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