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中晚唐为数众多的悯农中,短小精悍之作首推李绅《 悯农二首 》,下来就要算聂夷中《田家》了。乍看去,此诗的内容之平淡、语言之明白、字句之简单,几乎没什么奥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显得十分耐读,这又决不是偶然的。封建时代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的形式便是地租 。在唐末那样的乱世 ,封建国家开支甚巨而资用缺乏,必然加重对农民的榨取。此诗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揭露这样的黑暗现实。如果正面从收租情事落笔,所费笔墨必多而实际效果未必就好。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就在于抛开这种正面的描写 ,而只选取收租的题前之景,即农夫辛勤耕作而官家等待收租情况 ,“官家已仓”句点到为止 ,修仓干什么,农夫的命运将怎样,一应留待读者去想。作者省却许多气力,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论者往往知道诗歌语言的具体形象之美,不知道亦有概括抽象之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诗句 ,就好在用泛写的方式 ,概括了一般丰年的情事,并不以具体形象见长。此诗前二句也一样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并不仅仅是只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 。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 ,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揭露讽刺的时候 ,诗人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 ,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一句不单指庄稼未成熟 。按正常的情况 ,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 禾未秀 ”,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歉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 ,所以“官家已修仓。”官家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 ,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农家望成的焦灼如焚,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及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种种事实,俱在其中,作者的忧民悯农之心亦跃然纸上。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557.html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原文: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请问大哥你的家在何方。我家是住在建康的横塘。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注释①长干行:乐府曲名。 是长干里一带的民歌,长干里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面。②君: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③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④横塘: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⑤暂:暂且、姑且。⑥借问:请问一... ...

阮郎归·初夏

阮郎归·初夏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惬意的昼眠,忽被落棋之声惊醒,本有些恼,揉揉眼睛,却见碧纱窗下,飘缕缕沉得之烟;窗外的槐柳绿影,传阵阵新蝉之鸣,不禁又喜从心生。于是便挎盆出门,痛痛快快享受泉流洗沐的清凉。看雨后的小荷,随溪流翻动得多欢!石榴花...

浣溪沙·端午

浣溪沙·端午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碧纨(wàn):绿色薄绸。②芳兰:芳香的兰花,这里指妇女。③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杜牧《阿房宫赋》:“弃脂水也”。④这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⑤再少:重又年轻。(该词没有“再少”句)... 相...

春宫曲

春宫曲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新受武帝宠幸,见帘外略有春寒皇上特把锦袍赐给她。注释⑴春宫曲:一作“殿前曲”。⑵露井: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⑶未央:即未央宫​,汉宫殿名,汉高祖刘邦​所建。也指唐宫。⑷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