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作品背景

作品背景

作者:佚名

  我国唐代,曾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臻于封建社会繁荣昌盛的顶峰,但至天宝末年(755)即发生了安史之乱。此后,唐帝国四分五裂,社会动乱不安。伟大的现实主义人杜甫深受社会动乱之苦,他经历千辛万苦飘泊到西南,在成都曾写有一首《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的诗,其中说:“萧条四海内,人少豺虎多。少人慎莫投,多虎信所过。饥有易子良,兽犹畏虞罗。”语意极为沉痛,就是对当时已发生人吃人的社会现实的描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诗人飘泊到湖南,亲眼看见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感到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和遭受的痛苦。 此诗大约是公元七六九年(唐代宗大历四年)杜甫在长沙所作。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征伐诛求寡妇哭”:“已诉征求贫到骨”,便是这首诗的主题。杜甫巧妙地、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868.html

六丑·杨花

六丑·杨花
朝代:宋代 作者:彭元逊 原文: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收,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舣,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愔愔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裛泪。 相关...

【黄钟】红锦袍

【黄钟】红锦袍
朝代:元代 作者:徐再思 原文: 那老子爱清闲主意别,钓桐江江上雪,泛桐江江上月。君王想念者;宣到凤 凰阙。想著七里渔滩,将著一钩香饵,望著富春山归去也。 那老子陷身在虎狼穴,将夫差仇恨雪,进西施谋计拙。若不早去些,乌喙意 儿别。驾著一叶扁舟,披著一蓑烟雨,望他五湖中归去也。 那老子见高皇斩了蛇,助萧何立大节,荐韩侯劳汗血。渔樵做话说,千古汉 三杰。想著云外青山,纳了腰间金印,伴赤...

蝶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剩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相关赏析 赏析 这词要从唐朝说起,《菩萨蛮》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是唐朝教坊曲名,据记载,唐宣宗时,女蛮国入贡,其人高髻金冠,璎珞被体,故称菩萨蛮队,乐工因作《菩萨蛮曲》。不是菩萨也发脾气耍蛮的意思。唐玄宗时汝阳王李琎小字“花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