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碑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军出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军司马韩愈,十四万大军,龙腾虎跃陷阵冲锋。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韩愈在朝堂拜舞行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从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意。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意。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
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文句奇特语意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注释
⑴元和:唐宪宗年号。
⑵轩、羲:轩辕、伏羲氏,代表三皇五帝。
⑶列圣:前几位皇帝。
⑷法宫:君王主事的正殿。
⑸四夷:泛指四方边地。
⑹淮西有贼:指盘踞蔡州的藩镇势力。
⑺封狼:大狼。
⑻貙、罴:野兽,喻指叛将。
⑼都统:招讨藩镇的军事统帅。
⑽天王旗:皇帝仪仗的旗帜。
⑾愬武古通:愬,李愬;武,韩公武;古,李道古;通,李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
⑿仪曹外郎:礼部员外郎李宗闵。
⒀行军司马:指韩愈。
⒁虎貔:猛兽。喻勇猛善战。
⒂蔡:蔡州。
⒃贼:指叛将吴元济。
⒄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⒅不訾:即“不赀”,不可估量。
⒆日可麾:用鲁阳公与韩人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此喻反叛作乱。麾通“挥”。
⒇度:裴度。
(21)从事:州郡官自举的僚属。
(22)愈:韩愈。
(23)为辞:指撰《平淮西碑》。
(24)稽首:叩头。
(25)蹈且舞:指古代臣子朝拜皇帝时手舞足蹈的一种礼节。
(26)金石刻画:指为钟鼎石碑撰写铭文。
(27)大手笔:指撰写国家重要文告的名家。
(28)职司:指掌管文笔的翰林院。
(29)屡颔天子颐:使皇帝多次点头称赞。颐,指面颊。
(30)公:指韩愈。
(31)斋戒:沐浴更衣。
(32)濡染:浸沾。
(33)点窜、涂改:运用的意思。
(34)尧典、舜典:《尚书》中篇名。
(35)清庙、生民:《经》中篇名。
(36)破体:指文能改变旧体,另一说为行书的一种。
(37)丹墀:宫中红色台阶。
(38)昧死:冒死,上书用谦语。
(39)圣功:指平定淮西的战功。
(40)灵鳌:驭负石碑的,形似大龟。
(41)蟠以螭:碑上所刻盘绕的龙类饰纹。
(42)喻:领悟,理解。
(43)谗:进言诋毁。
(44)拽:用力拉。
(45)磨治:指磨去碑上的刻文。
(46)斯文:此文。
(47)若:像。
(48)元气:无法消毁的正气。
(49)汤盘:商汤浴盆,《史记正义》:“商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
(50)孔鼎:孔子先祖正考夫鼎。此以汤盘、孔鼎喻韩碑。
(51)相与:相互。
(52)赫:显耀。
(53)淳熙:鲜明的光泽。
(54)书:抄写。
(55)胝:因磨擦而生厚皮,俗称老茧。
(56)明堂基:明堂的基石
(57)曷:何,怎么。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906.html

登太白峰

登太白峰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

杂剧·承明殿霍光鬼谏

杂剧·承明殿霍光鬼谏
朝代:元代 作者:杨梓 原文: 第一折 (昌邑王上,开了)(外云了)(外上,谏不从了)(等外出了)(正末重扮霍光带剑上开)老夫霍光,官拜大司马。昭帝驾崩,昌邑王即位。文官尚书杨敞,武官老夫,俺二人扶立着他。老夫因病数日不朝,听的道昌邑王为君未及一月,造下一千一百一十七桩大罪。朝冶官人每道,当初扶立他,不干别人事,都是霍光那老子。嗨,教老夫怎主呵。喑想高祖创立起惹大汉朝天下,也非同小可呵。...

满江红·暮春

满江红·暮春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的家住在江南,又过了一次清明寒食节日。一场风雨过后,在花丛中的路上,一片散乱的落花。落下...

田园乐七首·其七

田园乐七首·其七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相关翻译 注释 ①会:适。②东谷:“一作西舍。”...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