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注解及译文

注解及译文

作者:佚名

注释
(1)云物:指天空中的云雾。 拂曙:拂晓。
(2)高秋:深秋。
(3)横塞:越过关塞
(4)篱菊:篱笆旁的菊花。晋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
(5)红衣:指红色的莲花瓣
(6)渚莲:水中州渚上长的莲。
(7)鲈鱼正美:西晋齐王司马冏执政时,张翰(字季鹰)为大司马东曹掾。他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苏州莼菜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事见《晋书·张翰传》。后来这个故事就被用来表示思乡之情
(8)南冠:楚冠。

译文
  秋天拂晓时,天上的云雾都带着曙光将出的寒意,唐朝的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曲调悠扬婉转。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0937.html

减字木兰花·立春

减字木兰花·立春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相关翻译 注释 ⑴春牛:即土牛,古时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劝农耕,并象征春耕开始。⑵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执,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称。⑶丐:乞求。⑷春工:春风吹暖大地,使生物复苏,是人们将春天比喻为农作物催生助长的农工...

水
朝代:唐代 作者:张籍 原文: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色去无边。 势引长云阔,波轻片雪连。汀洲杳难测,万古覆苍烟。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

留春令·咏梅花

留春令·咏梅花
朝代:宋代 作者:史达祖 原文: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 参考赏析 赏析 咏物词在南宋时已发展成熟,周邦彦人称“缜密典丽”,“富艳精工”,史达祖继承了这种创作风格,而其除了字锻句炼外,又使情景融合无际,更加浑融。上片写溪上月下赏梅情景。词人自号梅溪,作词一卷也以梅溪二字命名,爱梅之情可...

【越调】天净沙_马谦斋园亭

【越调】天净沙_马谦斋园亭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马谦斋园亭 簪缨席上团栾,杖藜松下盘桓,喷玉西风脆管。雪芳亭畔,秋香一树金丸。 雪中酬王一山 瑶园树老琼枝,玉奴酒捧金卮,十二阑干倚徙。探梅人至,灞桥诗等多时。 春情 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柳衰花病,春风何处莺莺? 明月楼上有赠 意中千里婵娟,楼头几度团圆?灯下些儿空便。柳惊花颤,何时长在樽前? 由德清道院来杭 丹炉好养朱砂,洞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