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夜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注释清明夜:清明节的夜晚。独:独自。回廊:回旋的走廊。遥:遥远,远远。看花:赏花。...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踏...

鉴赏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是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目前普遍认为,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清明夜 | https://gushi.facekun.com/1645.html

蝶恋花(用前韵送人行)

蝶恋花(用前韵送人行)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意态憨生元自好。学画鸦儿,旧日遍他巧。蜂蝶不禁花引调。西园人去春风少。 春已无情秋又老。谁管闲愁,千里青青草。今夜倩簪黄菊了。断肠明月霜天晓。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朝代:宋代 作者:赵鼎 原文: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靖康之变,汴京沦陷,宋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宋王朝宣告灭亡。赵构被拥立为帝,重新建立政权,是为南宋。宋高宗赵构渡江初期,驻跸建康(今南京)。作者随驾到达建康,此词大概是作于到建康不久的当年元宵节。... ...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朝代:清代 作者:厉鹗 原文: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 湿锚楼台,酿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 徽茫越峤,但半冱云根,半销沙草。 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 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 将花插帽,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 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湘妃怨·次韵金陵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朝朝琼树后庭花,步步金莲潘丽华,龙蟠虎踞山如画。 伤心诗句多,危城落日寒鸦。 凤不至空台上,燕飞来百姓家,恨满天涯。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朝朝琼树后庭花:写南朝事。朝朝:天天、每天。②步步金莲潘丽华:写南北朝时南齐东昏侯事。③龙蟠虎踞:形容金陵(今南京)地形的雄壮险要。④危城:指高高的城墙。⑤凤不至空台上:指凤凰台,在南京城西南角。⑥燕飞来百姓家:言东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