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注释顶:顶头突:高出周围稠:浓郁非:不是浮云:天上的云闹:喧哗...

相关赏析

思想感情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

作者介绍

郑燮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题画兰 | https://gushi.facekun.com/1112.html

题衡阳隐士山居

题衡阳隐士山居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原文: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松醪腊酝安神酒,布水宵煎觅句茶。 毕竟金多也头白,算来争得似君家。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

闻雁

闻雁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相关翻译 译文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的传来。... 相关赏析 赏析 古代交通不便,远飞的大雁常常引起游子对故土的怀念。本诗作者在秋雨之夜,归思正深之际,听到自远而近的雁叫声,其心中的感触较之常人又深一层。沈德潜...

解语花·上元

解语花·上元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蜡烛在风中燃烧,夜露浸湿了花灯,街市上灯光交相映射。皎洁月光照着屋瓦,...

【双调】折桂今

【双调】折桂今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小金山 拂阑干仙袂飘飘,堂占波心,缆解松腰。露满螺杯,风香翠袖,月冷鸾箫。比江上金山小小,望天边银海迢迢。醉倚红桥,休说江南,西子妖饶。 小崆峒燕集 小崆峒庭院深深,老鹤长鸣,鹦鹉能吟。帘外荷香,楼前柳影,井上桐阴。七宝树天风古林,六铢衣水月观音。座列琼簪,酒进金波,曲奏瑶琴。 秋思 写新诗红叶胭脂,数字归鸿,一扇凉飔。远水空奁,残荷老翠,倦柳荒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