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清晨创作《猛虎行》的篇,日暮而作《猛虎吟》。愁肠已寸存而断,却与陇头水的悲鸣无关。泪下纷纷如雨,也不是因为雍门琴的悲声。是因为旌旗缤纷的河南河北两道。战鼓惊天动地,战火遍地燃烧,山岳欲被颠倒。秦地人一半被安禄山叛军俘虏。胡马在啃吃洛阳的花花草草。高仙芝先为一输,封常清又为一失,关下兵败如山倒。河南河北的守军朝降夕叛,风云变幻。巨鳌未斩,海水动荡不安。鱼龙奔走,哪有安宁的时候。就仿佛楚汉相争的时侯,朝降夕叛,翻覆不定。清晨才过博浪沙,日暮已到淮阴市。张良未遇黄石公的时候,韩信饥贫交迫的日子,没有人会欣赏他们。刘邦项羽谁存谁亡,谁知道竟然与这两个大臣有关。张良暂到下邳受黄石公的兵略。韩信竟然来投漂母做主人。贤哲也有栖栖之时,古来如此。现今之时,世人也看不起胸怀青云之士。即使有谋略也不敢犯龙鳞而上谏。李白我现在窜身南国躲避胡尘战乱。宝书玉剑闲挂高阁。金鞍骏马散与故人。昨日刚刚在宣城做客回来。在那里与太守交流。有时也像刘裕一样赌六博以快壮心。绕床几三圈,大呼一掷。楚人都说张旭是个奇人。心藏风云,世人莫知。三吴的长官都很尊重他的意见。四海的豪雄侠客紧紧追随他。萧何曹参曾做沛县的小吏。攀龙附凤跟随刘邦才时来运转。在早春三月的溧阳酒楼上。杨花飘飞,靡靡茫茫,如此风景愁杀人。绿眼的胡人小儿吹着玉笛。歌姬的吴歌,白纻飞绕梁尘。大丈夫相见,且须为乐。杀牛击鼓大会宾客。我从此后,去钓东海的大鱼。到时候一起来吃鱼肉,欢乐相亲。

注释
①肠断非关陇头水:陇头,即陇山。古乐府《陇头歌》有:“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肠断绝。”
②泪下不为雍门琴:这里运用的是典故。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涕泪涟涟,曰:“先生之鼓琴,令文(孟尝君名)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③两河道:指唐代的河北、河南两道。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于范阳,河北、河南诸郡相继陷落。
④秦人:指关中的百姓。
⑤燕地:在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市一带。是安禄山叛军的根据地所在。
⑥一输一失:“一输”指的是高仙芝、封常清之败;“一失”指的是唐玄宗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⑦朝降夕叛:指的是河北诸郡纷纷起来抗击安禄山,但不久失事,原来抗击安禄山的人又都归降了安禄山。
⑧幽蓟:幽州、蓟州,泛指河北一带。
⑨巨鳌:指安禄山。
⑩鱼龙:指百姓。“朝过”两句:用的是张良、韩信的故事。秦国消灭韩国,张良因为他的先人五世辅佐韩国,立志为韩报仇,就尽散他的家产,以求刺客。得到一个力士,用铁锤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失误,没有击中。黄石公曾在下邳传授张良兵法。韩信曾寄食于淮阴下乡南昌亭长家,他的妻子为亭长所辱。韩信封为楚王后,召见下乡南昌亭长,曰:“公,小人也。为德不足。”栖栖:惶惶不安。青云:志向远大的人。犯龙鳞:指触怒君主。掣铃:唐代时官府多悬铃于外,出入则牵铃以通报。六博:玩耍的博戏。床:坐具。心藏风云:怀藏不平凡的志向与才能。邦伯:周代官名。此指地方长官。攀龙附凤:随皇帝建功立业。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201.html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 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拚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相关赏析 鉴赏 此为采莲词。全词不着重写莲花或采莲女子的外表美,而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和采莲女的心灵美。整首词兼具民歌的清新明净和文人词的隽雅含蓄,别具情韵而又楚楚动人。上片起首两句写一群女子为了采莲,长时期地等候莲花盛...

好事近·花底一声莺

好事近·花底一声莺
朝代:宋代 作者:刘翰 原文: 花底一声莺,花上半钩斜月。月落乌啼何处,点飞英如雪。 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惊动小亭红雨,舞双双金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花丛下面夜莺一声鸣唱,花丛上面斜挂着如钩般弯弯的半个月亮。要问月下那鸟儿在何处啼叫?看,前方花枝颤动落英如同雪花飘飘。东风吹来已把去年的愁绪一扫而光,催动着丁香花蕾朵朵绽放。金色的蝴蝶双双飞舞在小亭旁,惊动了花儿的安...

【双调】蟾宫曲_冷清清人在

【双调】蟾宫曲_冷清清人在
朝代:元代 作者:汤舜民 原文: 冷清清人在西厢,叫一声张郎,骂一声张郎。乱纷纷花落东墙,问一会红娘絮一会红娘。枕儿余,衾儿剩,温一半绣床,间一半绣床。月儿斜,风儿细开一扇纱窗,掩一扇抄窗。荡悠悠梦绕高唐,萦一寸柔肠,断一寸柔肠。 ...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先 原文: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将旷怨之情融入柳寄离情的境界中来表现,表情达意极为含蓄。全词将咏柳与写人熔于一炉,通过叙写伊人风尘中横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后有所改变而仍有不满一事,塑造出一个浑然一体的动人形象,展示出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