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章甫

朝代:唐代

作者:李颀

原文: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四月南风吹大麦一片金黄,枣花未落梧桐叶子已抽长。早晨辞别青山晚上又相见,出门闻马鸣令我想念故乡。陈侯的立身处世襟怀坦荡,虬须虎眉前额宽仪表堂堂。你胸藏诗书万卷学问深广,怎么能够低头埋没在草莽。在城东门买酒同我们畅饮,心宽看万事都如鸿毛一样。喝醉酒酣睡不知天已黄昏,有时独自将天...

相关赏析

鉴赏

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描述人物著称。此诗就是他的一首代表作,约写于陈章甫罢官启程返回故乡之时,李颀送他到渡口,作此诗送别。陈章甫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原籍不在河南,不过长期隐居在嵩山。他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辩驳不了,特为请示执政,破例录用。这...

创作背景

陈章甫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原籍不在河南,不过长期隐居在嵩山。他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辩驳不了,特为请示执政,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使他名扬天下。然其仕途并不通达,因此无心官场之事,仍然经常住在寺院或郊外,活动于洛阳一带。这首诗大

作者介绍

李颀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送陈章甫 | https://gushi.facekun.com/2313.html

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西湖万顷,楼观矗千门。春风路,红堆锦,翠连云。俯层轩。风月都无际。荡空蔼,开绝境,云梦泽,饶八九,不须吞。翡翠明珰,争上金堤去,勃窣_姗。看贤王高会,飞盖入云烟。白鹭振振,鼓咽咽。 记风流远,更休作,嬉游地,等闲看。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直使长江如带,依前是、□赵须韩。伴皇家快乐,长在...

西湖杂咏·春

西湖杂咏·春
朝代:元代 作者:薛昂夫 原文: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可...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相关赏析 赏析 这三首诗写两夫妇别后相思。诗从男女两个方面写,由于着笔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维妙维肖地传达出双方由心理、处境的不同决定着的表情方式的差异,所谓一种相思,两样别情。这三首诗既独立成章,又语...

秋莲

秋莲
朝代:元代 作者:刘因 原文: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