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苦寒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至八年,白居易因母亲逝世,离开官场,回家居丧,退居于下邽渭村(今陕西渭南县境)老家。退居期间,他身体多病,生活困窘,曾得到元稹等友人的大力接济。这首,就作于这一期间的元和“八年十二月”。

  唐代中后期,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吐蕃入侵,唐王朝中央政府控制的地域大为减少。但它却供养了大量军队,再加上官吏、地主、商人、僧侣、道士等等,不耕而食的人甚至占到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民负担之重,生活之苦,可想而知。白居易对此深有体验。他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同他在另一首诗中所写的“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辛苦”(《夏旱诗》)一样,当系他亲眼目睹的现实生活的实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311.html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

石将军战场歌

石将军战场歌
朝代:明代 作者:李梦阳 原文: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 忆昔蒙尘实惨怛,反覆势如风雨至; 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 胡儿饮马彰义门,烽火夜照燕山云; 内有于尚书,外有石将军。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 朝廷既失紫荆关,吾民岂保清风店。 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震天风怒号; 儿女牀头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

香菱咏月·其三

香菱咏月·其三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月亮的光华谁也难把她遮掩,她倩影多娟美可质地多清寒。广袤的原野一片银色传来捣衣声阵阵,雄鸡报晓夜色将可阑可残月仍挂天边。秋江里漂泊的旅人闻笛声更添愁绪,楼上伤情的少妇终夜里倦倚栏杆。惹得月宫里...

新荷叶·薄露初零

新荷叶·薄露初零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相关翻译 注释 ⑴新荷叶:词牌名。⑵“薄露”三句:意谓时值薄露初降、昼夜一般平的秋分之际。分停:平分。⑶“绕水”二句:以传说中海上“篷莱”、“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