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润州,故治在今江苏镇江,距金陵相近,因此唐人也称润州为金陵。人送一位做判官(地方长官的僚属)的南方朋友赴军,深厚的友情,倾注于这首情意依依的诗中。

  前二句先写出分别之因与所到之地,首句句内倒装,应是“辞家万里事鼓鼙”,“万里”径置句首,突出此行迢迢,是为长离之别,为下文作了铺叙。“事鼓鼙”,指从事军务,“金陵(润州)驿路”是驰马赴往所在,但并非目的地,只是临时驻扎的“行营”,还将继续奔赴“楚云西”,即安徽淮南一带,古属楚地。而次句含示:将取道金陵行营还将向西边的楚地进发。不说楚地,而说“楚云”,意在明辞家“万里”之遥,透出诗人眺望远方,关切友人征途迢迢的行程。上二句意绪明白,就空间的遥远叙写别意,末二句再从时间角度向前一层,说明挥手匆匆。“江春”有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之伤思。“草色青青”含“萋萋满别情”式的意绪,触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情怀,这于作者,自所难免。然而这里抛开送者之情,而着眼于别者之意。既觑定行者,又不落言筌。说“江春不肯留行客”似乎它原来能留行客,而此番却故意“不留”了。从军者别得急急,送别者却情思深深,希望再有个“劝君更进一杯酒”的小叙机会,种种情意,见于言外,因此,末句的“草色青青送马蹄”,既是指江春不仅家乡固有,而且,一眼望去,春色不尽、青青无际,将护送着友人伴其而去。另一面惜别、欲留的情意,也随着这无尽的青青草色展开,难舍难别的友情转化为青草对马蹄的依恋。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374.html

凭栏人·闺怨

凭栏人·闺怨
朝代:元代 作者:王元鼎 原文: 垂柳依依惹暮烟,素魄娟娟当绣轩。妾身独自眠,月圆人未圆。 啼得花残声更悲,叫得春归郎未知。杜鹃奴倩伊,问郎何日归?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素魄:月亮,洁白的月亮。娟娟:美好的样子。②啼得花残:辛弃疾《贺新郎》:“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因为杜鹃啼声,如曰“不如归去。”又“此鸟鸣则芳菲歇。”故曰“啼得花残”,“叫得春归。”... 相关赏析 赏析 两首均写怨妇的离别相...

湖上

湖上
朝代:元代 作者:徐元杰 原文: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注释1、 湖:指杭州西湖。2、红树:指开满红花的树。3、乱莺啼:指到...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朝代:明代 作者:宋濂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

【中吕】红绣鞋_秋日湖上红

【中吕】红绣鞋_秋日湖上红
朝代:元代 作者:王举之 原文: 秋日湖上 红叶荒林酒兴,黄花老圃诗情,柳塘新雁两三声。湖光扶不定,山色画难成。六桥风露冷。 栖云吊贯酸斋 芦花被西香梦,玉楼才夜月人空。栖云山小崆峒。蟠桃仙露种,诗句古苔封。教清名天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