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游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相关翻译

注释

后游:重游修觉寺。怜:爱。暄:暖。此:指修觉寺。复何之:又去往哪里呢。...

相关赏析

赏析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像也在...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后游 | https://gushi.facekun.com/1659.html

点绛唇·蹴罢秋千

点绛唇·蹴罢秋千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架,架上绳索还在悠悠地晃动。年轻的女词人刚刚荡完秋千,两手有气无力,懒懒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花与人相衬,显得格外的娇美。蓦然...

塞下曲四首

塞下曲四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

渔父(一名渔歌子)

渔父(一名渔歌子)
朝代:唐代 作者:李煜 原文: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 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作者介绍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

【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翰林风月进多才,满袖春风下玉阶。执金鞭跨马离朝外,插金花坠帽歪,气昂昂的胸卷江淮。昨日在十年窗下,今日在三公位排,读书人真实高哉。石崇犹自恨无钱,彭祖焚香愿万年。唐明皇犹道无家眷,刘伶道天生酒量浅,陈抟昼夜无眠。秦始皇口招人怨,遭王巢道何曾有罪愆,都瞒不了惨惨青天。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