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朝代:宋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叩问世间:爱情到底是什么,竟然值得以死相报?天涯共飞,恩爱依偎,你们双双度过了多少个寒来暑到。 有过欢乐,离别更苦,如此痴情的儿女,世上哪里去寻找?雁儿啊,你仿佛在说:绵绵雪峰,万里云海,日照将残,失去至爱,形影孤单,哪里还能经得起岁月的煎熬?汾河岸边,当年弦歌曼舞,而今却是...

相关赏析

赏析一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大雁的生死至情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他将自己的震惊、同情、感动,化为有力的诘问,问自己、问世人、问苍天,究竟“情是何物”?起句陡然发问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熔岩沸腾,奔涌而出。正如后来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词》中所说:“情之所至,生可以死...

评价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深深寄托了词人纯真的爱情理想。词中以帝王盛典之消逝反衬雁丘之长存,说明纯真爱情在词人心目...

赏析三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前小序为:“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皆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有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时作无宫商,今改定之。”可见,这是词人为雁殉情而死的事所感动,才...

赏析二

这首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词作中大雁的惨死正象征着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礼赞...

简译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

赏析四

此词作于金宣宗泰和五年(1205)遗山十六岁时,虽晚年曾经改定,然大体则为原作。词的上片在小序已叙事情梗概的基础上追寻殉情成因:前七句以我观物,放眼于巨大的时空中突出其长久厮守,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的深情厚感;后四句以我度物,模拟死雁之口,说出其殉情的原因。下片写凭吊,前三句渲染雁...

作者介绍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 https://gushi.facekun.com/1144.html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原文: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

夏夜追凉

夏夜追凉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相关翻译 译文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相关赏析 鉴赏 “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

杂剧·包待制智赚灰栏记

杂剧·包待制智赚灰栏记
朝代:元代 作者:李行甫 原文: 楔子 (老旦、卜儿上,云)老身郑州人氏。自身姓刘,嫁得夫主姓张,早年亡逝已过。只生下一儿一女,孩儿唤作张林,也曾教他读书写字;女儿唤作海棠,不要说他姿色尽有,聪明智慧,学得琴棋书画、吹弹歌舞,无不通晓。俺家祖传七辈是科第人家,不幸轮到老身,家业凋零,无人养济。老身出于无奈,只得着女儿卖俏求食。此处有一财主,乃是马员外。他在俺家行走,也好几时了。他...

已凉

已凉
朝代:唐代 作者:韩偓 原文: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血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翠绿色的栏杆外绣帘儿低垂,猩红的屏风上画着草木花卉。龙须草织成的席子铺上锦褥,天气已凉却还未到寒冷时候。注释⑴绣帘:一作“翠帘”。⑵猩血:一作“猩色”,猩红色。屏风:一种用来遮挡和做隔断的东西。画折枝:一作“画柘枝”,指图绘花卉草木。⑶龙须:属灯心草科,茎可织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