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句解

句解

作者:佚名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江汉",长江、汉水之间.首联表达出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乾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果说前一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诗人原来的抱负是要经天纬地的,然而越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越是痛感自己的渺小无力.其中的痛楚和无奈该有多深!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颔联为工对."天共远",承江汉客;"月同孤",承一腐儒.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他的心,仍然是光明的."永夜",长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颈联为借对,"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疏",复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韩非子·说林上》里讲,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提议用老马领路,于是找到了归途."老马"是诗人自比.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791.html

送姬仲实隐士北还

送姬仲实隐士北还
朝代:元代 作者:王恽 原文: 纷纷末术例从谀,邂逅淇南论有馀。 贾传自怜多感慨,东门何意泥孤虚。 雨连宾馆留三宿,天遣幽怀为一抒。 觉我胸中闻未有,九峰新说历家书。 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相关翻译 注释 原诗注:“九峰一作一篇。”末术:不能治本的法术。从谀:zòngyú,亦作"从臾"。奉承。从,通"怂"。东门:复姓。与上句“贾传”均当指人。泥:拘泥、局限。孤虚:古代方术用语。即计日时,以十天干顺...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春雨知道适应季节,当万物萌发生长时,它伴随着春风,在夜晚偷偷地及时降临,滋润万物又细微无声。郊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朵躲在黑暗之中,江上渔船的灯火却格外明亮。待到天明,看那细雨滋润的红花,映着曙光分外鲜艳,饱含雨露的花朵开满了锦官城...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朝代:宋代 作者:戴复古 原文: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间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相关赏析 赏析 戴复古《木兰花慢》,与其妻所作《祝英台近》背景相似,应为同一婚姻悲剧。元陶宗仪《南村辍...

踏莎行·候馆梅残

踏莎行·候馆梅残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渐凋谢,只剩细细碎碎几片残瓣儿;溪桥边的柳树却萌出了浅绿嫩芽。暖暖的春风在大地上拂过,风中带了花草芳香,远行的人,也都在这时动身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我也送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