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故事

故事

作者:佚名

  一千多年前,在中国的唐朝,相传有一个名叫颖的和尚,从印度来到中国,人们尊称他为颖师。颖师演奏古琴十分出名,他的古琴长八尺一寸,用质地优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非常优美。颖师弹琴的技艺精湛,演奏时有特别的韵味,而且曲目很丰富,远近知名。据说有一个生病的人,躲在床上,听到颖师弹琴的声音,顿然觉得已经病好了,坐了起来,不用再服药了。韩愈是唐代著名的人和文学家,也慕名前来欣赏颖师弹琴。

  开始的时候,琴音柔和细弱,婉转轻盈,像一对年轻的少男少女在静悄悄地温柔细语,倾诉彼此心里的爱慕之情。韩愈听得十分愉悦,像是听到了一首美丽的情诗。突然,琴声激昂高亢,像是万马奔腾,勇士们奔赴沙场,刹时间刀剑齐鸣,悲壮惨烈。韩愈为之精神震奋不已,好像自己也在战场厮杀。一会儿,琴声又悠扬飘逸,像柳絮轻场,随风飘忽,在蓝天白云下自由飞舞。韩愈也如醉如痴,仿佛自己也飘上了太空。

  很快地,琴声又热闹起来,到处是莺歌燕舞,百鸟齐鸣,又见有一只凤凰引领高歌。此时百鸟围着凤凰飞舞,一片乐观升平气象。

  接着,琴音激越地往上攀升,越攀越高,仿佛在攀登峭壁悬崖,一寸一寸地艰难前进。不料,琴声从最高处忽然下滑到最低音,好像是攀登者忽然失足,从千丈高峰一下子掉落到无底的深渊。把韩愈骇得心惊胆跳……

  韩愈听到这里,激动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泪如雨下,把衣襟也湿透了。他不得不伸手拦阻,请颖师中止弹奏,对颖师说:“我虽然长着两只耳朵,但是不懂音乐。不过这次听到你的弹奏,却把我激动得控制不了自己。你的演奏实在太高明了,好像是把冰和炭火放在我的心窝似的,你要是再弹下去,我可真的受不了了。”韩愈后来把他听颖师弹琴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这首诗一直流传至今天。上面所说的就是他在诗中所述当时听琴时的感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857.html

【双调】水仙子_访梅孤山苍

【双调】水仙子_访梅孤山苍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访梅孤山 苍苔封了岁寒枝,翠袖闲来日暮时,黄昏说尽平生事。西湖林处士,想当年鹤骨松姿。花下孤山寺,水边新月儿,慰我相思。 湖上晚归二首 桃花马上石榴裙,竹叶樽前玉树春,荔枝香里江梅韵。风流比太真,索新词缠住诗人。醉眼中银汉,歌声度锦云,凉月黄昏。 佳人微醉脱金钗,恶客佯狂饮绣鞋,小鬟催去褰罗带。花寒月满街,荡湖光影转楼台。未了鸳鸯债,枉教鸥鹭猜,明...

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席上赋白菊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评分: 很差较差还行推荐力荐 相关赏析 简析 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诗写得新颖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达...

【越调】柳营曲_西山即事挽

【越调】柳营曲_西山即事挽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西山即事 挽薛萝,倚嗟峨,人生胜游能几何?翠辇经过,彩笔吟哦,御墨尚岩阿。绿槐梦已南柯,苍松老似东坡。泉来山虎跑,花笑野猿歌。为甚么,僧寺占云多? 湖上 歌念奴,和昂夫,两风画船同笑语。水竹幽居,金碧浮图,倒影浸冰壶。山翁醉插茱萸,仙姬笑拈芙蕖。舞阑双鹧鸪,饮尽一葫芦。都,分韵赋的湖。 湖上晚兴 老画师,早春时,写松边一双白鹭鸶。拈断吟髭,点缀新词...

点绛唇·越山见梅

点绛唇·越山见梅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相关翻译 注释 ⑴越山、千岩:指绍兴。⑵如许:如此。⑶暗消春素:写梅花在春日里悄无声息地凋残,也喻女子为离愁而暗暗消减了容姿。⑷横笛:暗指梅花落。... 相关赏析 赏析 吴梦窗的这首《点绛唇》着力之处既不在句法章法的光彩夺目,亦不在刻意追险求奇,一字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