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早秋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区太原上空的月亮,而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绮楼上,她的身傍。
思念家乡的心就象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1、 蔡守湘 .历代山水名胜诗选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87年09月 :第33页-第34页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1951.html

李白墓

李白墓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渚苹溪藻犹堪荐,大雅遗风已不闻。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荒垅:荒坟。②穷泉:黄泉、九泉。③李白墓:在安徽省当涂县采石江边。相传李白在采石江边,因酒狂投江捉月落水而死。过往诗人到此多有吟咏。... 相关赏析 赏析 七言古诗《李白墓》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

吴宫怀古

吴宫怀古
朝代:唐代 作者:陆龟蒙 原文: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通往长洲的香径已经长满了荆棘,当年吴王射猎的地方到处是荒丘蔓草。当年奢云艳雨,纸醉金迷的吴宫如今已不再繁华,只有阵阵悲风在这废墟故址徘徊。吴王夫差在位期间所采取的一切倒行逆施的举措都足以使国家灭亡,这和西施并无关系,后宫佳丽如云,一个西施又怎么能取代所有的...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
朝代:宋代 作者:陈亮 原文: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相关赏析 鉴赏 此词在时下流行的不少宋词读本中皆未得一立足之地,足见人们对它的冷淡。大约人们还是喜爱陈亮“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哪有平分月”,“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一类的慷慨激昂之词,及读这首《南乡子》,不免...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催榜渡乌江,神骓泣向风。 君王今解剑,何处逐英雄? 相关翻译 注释 ⑴乌江:一作“江东”。王琦注:“《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骏马名骓,常骑之。项王直夜溃围南出,驰走至东城,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 相关赏析 赏析 “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