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下了一夜的雨,东方刚破晓,诗人出门,影影绰绰地看到天边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忽然他发现有一座山峰向上升,于是在对比之下,知道那不动的山,才是真山。注释可观:壮观。方知:才知道。...
参考赏析
简析
从第一句看“时候”,从第二句看“景象”。重视“霁”的理解。①善于摄取自然...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注释
1.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玉露:白露。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2.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3.兼天涌:波浪滔天。
4.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5.丛菊两开: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6.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7.催刀尺:指赶裁冬衣。"处处催",见得家家如此。
8.白帝城,即今奉节城,在瞿塘峡上口北岸的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9.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