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251.html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

醉落魄·辛未九月望和答庆符
朝代:宋代 作者:胡铨 原文: 百年强半,高秋犹在天南畔。 幽怀已被黄花乱。更恨银蟾。 故向愁人满。招呼诗酒颠狂伴。 羽觞到手判无算。浩歌箕踞巾聊岸。 酒欲醒时,兴在卢仝碗。 参考翻译 注释 (1)辛未,指1151年(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 (2)庆符:指当时的爱国志士张伯麟,庆符为其字[2] 。(3)银蟾:传说月中有蟾蜍,古以银蟾代月。(4)箕踞:两腿伸开形如簸箕而坐。不拘形式随意而坐的姿态。(5)巾聊岸...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抬头观看西北方向的浮云,驾驭万里长空需要长剑,人们说这个地方,深夜的...

论诗三十首·其一

论诗三十首·其一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相关翻译 注释 汉谣,指汉乐府民歌。魏什,指建安诗歌。什,《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卷,称为“什”,后来便以“什”指诗篇。泾渭各清浑,泾水、渭水一清一浊,合流时清浊分明,泾渭各清浑即指泾渭分明。... 相关赏析 简析 这是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一首,表明了他写这组论诗诗的动机、目的和标...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位漂泊流离的征南老将,当年曾经指挥过十万雄师。后来他罢职回乡没有产业,到老年他还留恋贤明之时。少壮时独立功勋三边平静,为国轻生只有随身佩剑知。在茫茫的汉江上飘来荡去,日到黄昏你还想要去哪里?注释⑴李中丞:生平不详。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