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二首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614.html

鹊桥仙·送粉卿行

鹊桥仙·送粉卿行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轿儿排了,担儿装了,杜宇一声催起。从今一步一回头,怎睚得、一千余里。 旧时行处,旧时歌处,空有燕泥香坠。莫嫌白发不思量,也须有、思量去里。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粉卿:当为稼轩女侍之名。按:稼轩于庆元二年(1196)前后曾作《水调歌头》一词,词序云:“时以病止酒,且遣去歌者。”此后陆续写有送女侍归去和思念已去女侍的词。此其一。 纯用方言口语,类通俗歌词,然内...

点绛唇·时霎清明

点绛唇·时霎清明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参考翻译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取以江淹“明珠点绛唇”诗句而命名。调见南唐冯延巳《阳春集》。又名“十八香”“沙头雨”“南浦月”“寻瑶草”“万年春”“点樱桃”。双调,四十一字,仄韵。上片四句三仄韵,下片五句四仄韵。⑵园:一本作“湖”。…… 参考赏析 鉴赏 “时霎”两句,...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诉衷情·凭觞静忆去年秋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凭觞静忆去年秋,桐落故溪头。诗成自写红叶,和恨寄东流。 人脉脉,水悠悠。几多愁。雁书不到,蝶梦无凭,漫倚高楼。 相关赏析 鉴赏 此词描写孤独寂寞的相思之苦。开头两句,回忆去年秋天与情人在故溪头、桐树下相晤话别的情景。话别,是推断出来的,是根据下文的“恨”字说的,这恨,只能是离愁别恨。把相唔之处称作“故溪头”,也很有意思,加上一个“故”字,就把二人对年交往...

沧州道中

沧州道中
朝代:清代 作者:阎尔梅 原文: 潞河数百里,家家悬柳枝。 言自春至夏,雨泽全未施。 燥土既伤禾,短苗不掩陂。 辘轳干以破,井涸园菜萎。 旧米日增价,卖者尚犹夷。 贫者止垄头,怅望安所之。 还视釜无烟,束腰相对饥。 欲贷东西邻,邻家先我悲。 且勿计终年,胡以延此时? 树未尽蒙灾,争走餐其皮。 门外兼催租,官府严呼追。 大哭无可卖,指此抱中儿。 儿女况无多,卖尽将何为? 下民抑何辜,天怒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