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钱塘元夕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眼前依然一派繁华景象,但跟谁一起分享呢?元兵指日南下,大兵压境,人心惶惶,苦中作乐,苦何以堪?“月台”二句,描述在月光下,花丛中,台馆依旧林立,但已弥漫敌骑的漫漫的尘埃。“豪华”二句,谓昔日繁华尽逝,只有青山如旧。“钱塘”两句,谓钱塘江潮涨潮落仍象从前,似怨江潮无情,不解人间兴衰,

  “万点灯光”,几句,笔锋一转,由室外之景转写室内。分别从灯光、玉梅、昭君三层落笔。元宵节又称灯节,往日火树银花,灯光锦簇。“羞”字用得好,谓“灯光”也以神州陆沉而权贵们仍沉溺歌舞为羞。“灯光”反衬亡国人的视角和心境。感觉“羞”的不是物,而是人,即作为观照者的词人自己。珠光宝气与万点灯火交相辉映,愈丽愈“羞”,良辰美景,风光不在。

  “玉梅”两句,梅花凋残,春光不久。暗寓宋朝后妃当此国运将终之时,命运坎坷,怨恨至极。“昭君”两句,应当系喻指宫嫔。从后妃(玉梅)到宫嫔(昭君),都有末日将至之感。

  “离愁卿寄,画楼哀角”则总括后妃、宫嫔,也包括作者自己。腹有满腔离宫之愁,只能寄托在戍楼传来的号角声中以“画”修饰戍楼,用华辞反衬;以“哀”形容角声,相反相成。幽咽角声,恰如为宋王朝奏起了挽歌。元宵佳节而以“哀角”作结,是伤心人的心声。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2924.html

夏初临·本意

夏初临·本意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中酒心情,拆绵肘节,瞢腾刚送春归。 一亩池塘,绿荫浓触帘衣。 柳花搅乱晴晖。 更画梁、玉翦交飞。 贩茶船重,挑笋人忙,山市成围。 蓦然却想,三十年前,铜驼恨积,金谷人稀。 划残竹粉,旧愁写向阑西。 惆怅移时。 镇无聊、掐损蔷薇。 许谁知? 细柳新蒲,都付鹃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逝水移川,高陵变谷,那识当时神禹。幽云怪雨。翠蓱湿空梁,夜深飞去。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 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积藓残碑,零圭断璧,重拂人间尘土。霜红罢舞。漫山色青青,雾朝烟暮。岸锁春船,画旗喧赛鼓。 参考赏析 赏析 与同人相比,吴文英的词被认为是“晦涩难懂”。其原因有二:其一于叙写方面往往将时间与空间...

过分水岭

过分水岭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溪水本是无情的,但入山这三天里,得到了它的同行,便有了情感。前边就是分头之处了,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起依依惜别之情。注释⑴分水岭:汉水与嘉陵江之分水岭。⑵潺湲:指溪水慢慢流动的样子和声音。... 相关赏析 鉴赏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诗意美的一...

春阴

春阴
朝代:唐代 作者:郑谷 原文: 推琴当酒度春阴,不解谋生只解吟。 舞蝶歌莺莫相试,老郎心是老僧心。 作者介绍 郑谷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