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

相关赏析

鉴赏

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第一首诗的大意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刘禹锡贬到朗州(湖南常...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秋词二首 | https://gushi.facekun.com/1318.html

玉堂春

玉堂春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后园春早。残雪尚濛烟草。数树寒梅,欲绽香英。小妹无端、折尽钗头朵,满把金尊细细倾。 忆得往年同伴,沈吟无限情。恼乱东风、莫便吹零落,惜取芳菲眼下明。 作者介绍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

【黄钟】愿成双

【黄钟】愿成双
朝代:元代 作者:曾瑞 原文: 赠老妓 娇鸾态,雏凤姿,正生红闹簇枯枝。含香蓓蕾未开时,没乱杀莺儿燕子。 【幺】恰初春又早残春至,只愁吹破胭脂。忽惊风雨夜来时,零落了千红万紫。 【出队子】阑珊春事,恨题绝罗扇诗。玉容香散粉慵施,锦树花残蝶倦时,正绿叶成阴子满枝。 【幺】暮年间刬地知公事,所为儿都敬持。纵千般打骂是好言词,无半点虚脾谎话儿,衠一派真诚好意思。 【尾】得扶侍...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

叹燕

叹燕
朝代:清代 作者:陈忱 原文: 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 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 作者介绍 陈忱 陈忱(1615.3.24~1670?)明末清初小说家。字遐心,一字敬夫,号雁宕山樵、默容居士。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亡后绝意仕进,以卖卜为生,曾与顾炎武、归庄组织惊隐诗社,晚年著长篇小说《水浒后传》,于书中寄寓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憧憬恢复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