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风使春季的莺雏长成,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正午茂密的经树酒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人家寂静乌鸦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久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竟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年复一年。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常坐酒樽前。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就在歌宴边,为我安上一个枕席,让我醉后可以随意安眠。

注释
正午嘉树的阴影清晰而圆。
卑:低。
炉:熏炉,用来燃香去潮湿之气的。
乌鸢:泛指飞禽。
新绿:指河水。
疑(ni三声):通“拟”,比拟。
黄芦苦竹: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温,黄芦苦竹绕宅生。”这句和“地卑山近”都是说自己所住的地方和白居易谪居江州时所住的地方很相似。
社燕:燕子春社时飞,秋社时归去,故称。(社:春秋两次祭土神的日子。)
翰海:沙漠。 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寄:托身。
修椽:长的椽子。
身外:指功名利禄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3782.html

读书有所见作

读书有所见作
朝代:清代 作者:萧抡谓 原文: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

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

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原文: 闭门感秋风,幽姿任契阔。大野生素空,天地旷肃杀。 露光泣残蕙,虫响连夜发。房寒寸辉薄,迎风绛纱折。 披书古芸馥,恨唱华容歇。百日不相知,花光变凉节。 弟兄谁念虑,笺翰既通达。青袍度白马,草简奏东阙。 梦中相聚笑,觉见半床月。长思剧寻环,乱忧抵覃葛。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世人称他为“诗鬼”。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上枢密韩太尉书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原文: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