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句解

句解

作者:佚名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黄莺的雏鸟在和风中长大了,梅子也在雨水的滋润下日益成熟。中午的时候,天阴沉沉的,树木更见美好,叶子清亮,给人珠圆玉润的感觉。“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三句,固然是写景,但也点明了时令。溧水在长江南岸,背山而居,进入梅雨季节,湿气太重,身上的衣裳总是湿漉漉的,自然要花很多工夫在炉火边将它们烤干。贾谊《鵩鸟赋》里说“谊既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白居易贬谪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行》里说“住近湓江地低湿”。“地卑”“衣润”,暗寓贬谪之苦。然而,不说衣“湿”,而说衣“润”,便有许多情致。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偏居近山卑湿之地,难免心境萧条,来往宾客也很少。唯有乌鸦鸟雀往来,小桥流水,在新绿的掩映之下,欢快流淌。乌鸢,就是乌鸦。溅溅,是象声词,形容水流的声音。一个人百无聊赖,想起白居易《琵琶行》里“黄芦苦竹绕宅生”的诗句,此情此景也真是像白居易当年在九江写《琵琶行》的时候啊。“拟”字,在这里是“似”的意思。“黄芦苦竹”和“九江船”,自然是用白居易写《琵琶行》的典故。《琵琶行》序云:“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下片转到说自家身世,感叹自己如社燕一般,年年奔波,四海漂流,终究还是寄人篱下。社燕,指春社之燕。古人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燕子在春社飞来,秋社飞走,所以称社燕。瀚海,即是“翰海”,《史记索引》引崔浩语“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飘流瀚海”,是说燕子漂流到边远寒荒之地。“修椽”,指房屋里的长梁,燕子一般选择在梁下做窝。身世已是如此了,还不如不考虑这些烦心的事情,还不如喝下眼前的这杯酒。尊前,同“樽前”,指酒樽之前。“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八个字,自杜甫诗中来。杜甫《绝句漫兴九首》有云:“莫思身外无穷事,且近生前有限杯”。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对酒”总是“当歌”,奈何借酒浇愁愁更愁,身为江南倦客的我,形容憔悴,酒筵上的急管繁弦之音,只能让我脆弱的内心更加不堪。有心思的人,是最容易喝醉的。我且豁出去吧,你们在酒席歌筵边,先给我准备好凉席和枕头,我醉了的时候,就让我一个人好好地躺一会儿。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3784.html

诉衷情(琵琶女)

诉衷情(琵琶女)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分明绣阁幽恨,都向曲中传。 肤莹玉,鬓梳蝉。绮窗前。素娥今夜,故故随人,似斗婵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原文: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柳梢青·灯花

柳梢青·灯花
朝代:宋代 作者:张林 原文: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何须羯鼓声催。银釭里、春工四时。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 参考翻译 注释 ⑴灯芯草,白色。⑵蓓蕾:花含苞。⑶金粟:指桂花,这里形容灯芯结蘂。⑷安榴:石榴原名安石榴,以西域安石国榴种得名。⑸羯鼓:出于胡中,状如漆桶,两头蒙革,以双鼓捶击之亦称两杖鼓。唐南卓《羯鼓录》云:“上(玄宗)洞晓音律,...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先 原文: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将旷怨之情融入柳寄离情的境界中来表现,表情达意极为含蓄。全词将咏柳与写人熔于一炉,通过叙写伊人风尘中横被攀折之苦,移入人家后有所改变而仍有不满一事,塑造出一个浑然一体的动人形象,展示出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