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歌

朝代:唐代

作者:韦元甫

原文: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木兰抱着织机的梭子叹着气,究竟是为了谁这么愁苦呢?想要听她说所忧愁的事情,她感激地强颜述说:老父隶属于兵籍,必须服兵役,但是他体力已经逐日衰减,怎么经得起万里征程呢,虽然有儿子但是年纪尚小(不能够替父服役)。北地的风沙足以淹没战马的马蹄,凛冽的北风足以撕裂人的皮肤。老父本...

作者介绍

韦元甫 少修谨,敏于学行。初任白马尉。探访使韦陟深器之,奏充支使。累迁苏州刺史,浙江西道团练观察等使。大历初,(公元七六六年)徵拜尚书右丞。出为淮南节度使,凡三年,以疾卒于位。今存之木兰歌,相传为元甫得自民间。他曾拟作一首,亦见乐府诗集及全唐诗中。...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木兰歌 | https://gushi.facekun.com/1382.html

听邻家吹笙

听邻家吹笙
朝代:唐代 作者:郎士元 原文: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作者介绍 郎士元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

望江南·梳洗罢

望江南·梳洗罢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白苹”通 “白蘋”)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梳洗完,独自在望江楼上倚栏远眺。过去成百上千的船儿却不见心上人的那一只。斜阳余晖,含情脉脉,江水悠悠远逝,怎么令人愁肠寸在白苹洲。注释①斜晖:偏西的阳光.②脉脉(mòmò):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③白苹(pín)洲: 一种水... 相...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皇上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选取更多的人才。 注释1.这是《己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已被编入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词背诵第七首、义教版小学语文六...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词与《西江月·遣兴》一样,同为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己酉),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辛弃疾的上饶新居,筑于城西北一里许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