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记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篇记有明显的出世思想。文章指出,好鹤与纵酒这两种嗜好,君主可以因之败乱亡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全真。作者想以此说明: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

  本文在描写隐士的情趣,假使是帝王,连爱鹤也会招来祸害;但作为一个隐士,就是纵酒也不要紧,反而可以逍遥自在,过放逸的生活。

  第三段叙述隐者和南面王在生活情趣上迥然不同。隐士不但可以养鹤,甚至纵酒,还可以传名;国君却不然。

  这篇文章,妙在气势纵横,自然清畅,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放鹤亭并不算是名胜,却因这篇文章的关系,也同时流传下来。此篇所言不仅与「超然台记」不谋而合,同时此文中他道家思想的表现更是显露无遗。

  又:本文作于苏轼知徐州时,主要描写与山人游宴之乐,并通过引古证今,歌颂隐逸者的乐趣,寄寓自己政治失意时想往清远闲放的情怀。文章写景精约,却特征突出;叙事简明,却清晰有致;引用典故能切中当今;用活泼的对答歌咏方式抒情达意,显得轻松自由,读来饶有兴味。

  宋代隐者张师厚,字天骥,隐居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曾于东山建亭,因自驯二鹤出入山中经过此亭,故名“放鹤亭”。

  又:这是人谪贬徐州时所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访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特别重要的是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鹤本是清远闲放之物,但卫懿公却因好鹤而亡国;酒本是荒惑败乱之物,因此“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来劝戒人们不要为酒所迷。但“刘伶阮籍”却因酒而出名。是什么原因呢,云龙山人解释到,隐隐山林的人酒色都不能惑乱,何况鹤呢,观点妙极了。作者能不羡慕吗?何况还有那令作者陶醉的放鹤招鹤之歌!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086.html

【南吕】一枝花_为玉梅作人

【南吕】一枝花_为玉梅作人
朝代:元代 作者:亢文苑 原文: 为玉梅作 人生萼绿生,天上轮茭降。比南周琼解语,比西锦能香。淡抹玄霜,自有罗浮像,扫梁园红翠乡。千般儿玉骨玲珑,一段儿冰魂荡漾。 【梁州】受用杀西湖处土,风流煞东阁何郎。芳湿一点何时忘。银钗半露,粉颈微妆;想那调羹滋味,止渴思量。占一枝素魂芬芳,算百花总是寻常。则要挂新月点缀昏黄,合夜雪色藏暗香,却休趁东风泄漏春光。惜花人正想寻芳,...

杂剧·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杂剧·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朝代:元代 作者:杨景贤 原文: 第一折 (正末扮王重阳上,云)贫道姓王名嘉,道号重阳真人。未成道时,在登州甘河镇上开着座酒店,人则唤我做王三舍。有正阳祖师纯阳真人,他化作二道人,披着毡来俺店中饮酒。贫道幼年慕道,不要他的酒钱。似此三年,道心不退。忽一日他道:"俺去也,王三舍,与你回席咱。"贫道言称:"师父那得酒钱来?"他就身边解下瓢来,取甘河水化作仙酒,其味甚嘉...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美妓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美妓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冰肌莹宝钏玲珑,藕丝轻环佩玎冬。樱桃小胭脂露浓,海棠娇麝兰香送。  玉颈圆搓粉腻红,恰便似映水芙蓉。犀梳斜坠鬓云松,黄金凤、高插翠盘龙。  【幺】凌波仙子生尘梦,向瑶台月下相逢。酒晕浓,凡心动,夜凉人静,飞下水晶宫。 ...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