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清代
作者:赵翼
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注释李杜:指李白、杜甫。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简评
作者:佚名
苏轼的咏物词,大多借物喻人、咏怀,把人的品格、身世和情感寄托于所咏之物上,物中有人,亦物亦人。这首词突出地体现了上述特点,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思和美好的回味。
这首词通篇咏柳,借柳喻人,以含蓄婉曲的手法和饱含感情的笔调,借娜娜多姿、落寞失时的垂柳,流露了作者对姿丽命蹇、才高数奇的女性深切的同情与赞美。全章用象征法写柳,词人笔下那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读罢全词,一位品格清淑而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