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原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韵译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这首《采桑子》是苏轼的即兴之作,虽不尽完美,却显示了他的素养与才华。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仲冬,东坡调任密州知州,途经润州(现江苏镇江市),与孙巨源、王正仲甘露寺多景楼集会。席间有色艺俱佳的官妓胡琴相伴,周围是晚霞夕照中愈显奇丽的美景,于是孙巨源请东坡临景填词。东坡应约写下了这首《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