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醉漾轻舟赏析一

赏析一

作者:佚名

  此词当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词中借刘义庆《幽明录》载刘晨、阮肇入天台故事,隐寓向往仙境而天涯无路的苦境。

  首二句把人带到一个优美的境界,这儿几似乎是桃源的入口。人醉乡,且是信流而行,这眼前一片春花烂漫的世界当是个偶然发现。一种愉悦的心情也就见于如此平淡的语言之外,而同时却又有一阵深切的遗憾:“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尘缘”自是相对灵境而同时而言的,然而联系到作者的坎坷身世,可见此中另有所寄托。此处只说“尘缘相误”,隐去尘缘的具体内容,便觉空灵蕴藉,词情摇曳生姿。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却钩勒出一幅黄昏景象。“千里”、“茫茫”尤给人天涯飘泊之感。紧接一句“山无数”,与“烟水茫茫”呼应,构成“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界,这就与上片“尘缘相误”二句有了内的联络,上下片意脉不断。值此迷惘之际,忽然风起茫落,只见“乱红如雨”。

  一句一景,蝉联而下,音节急促,恰状出人情之危苦。合起来,这几句又造成一个山重水复、风起花落、春归酒醒、日暮途远的浑成完整的意境。虽然没有明写欲归之字,而欲归之意皆是。结句却又出人意外转折出欲归不得之意:“不记来时路。”只说“不记”,却使人感到其情蕴深,因为曲折地反映出作者备受压抑而不能自解的悲愁。

  词之上片起笔寓情于景,境界清丽,接着忽而转折,情辞悲苦,下片先承上深入,浑化无迹,景色惨淡,继又景语淡出,情辞凄楚。全词以轻柔优美的笔调开端,以景语情语的笔法收篇,写来寓情于景,情蕴意深,委曲含蓄,耐人寻味。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743.html

报刘一丈书

报刘一丈书
朝代:明代 作者:宗臣 原文: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

剑客 / 述剑

剑客 / 述剑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原文: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花了十年的功夫磨出一把宝剑。剑刃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今天把它拿来给您看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注释剑客:行侠仗义的人。霜刃:形容剑风寒光闪闪,十分锋利。示:给……看。... 相关赏析 鉴赏 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

惜馀春慢(情景)

惜馀春慢(情景)
朝代:宋代 作者:孔夷 原文: 弄月馀花,团风轻絮,露湿池塘春草。莺莺恋友,燕燕将雏,惆怅睡残清晓。还似初相见时,携手旗亭,酒香梅小。向登临长是,伤春滋味,泪弹多少。 因甚却、轻许风流,终非长久,又说分飞烦恼。罗衣瘦损,绣被香消,那更乱红如扫。门外无穷路岐,天若有情,和天须老。念高唐归梦,凄凉何处,水流云绕。 作者介绍 孔夷 孔夷,北宋哲宗年间(公元1086-1100年)的著名词人。字方平...

【双调】水仙子 思情

【双调】水仙子 思情
朝代:元代 作者:吴西逸 原文: 海棠露冷湿胭脂,杨柳风寒袅绿丝。寄来书刚写个鸳鸯字,墨痕湮透纸。吟 不成几句新诗。心间事,口内词,多少寻思。 玉钩帘控画堂空,宝篆香消锦被重,无人温暖罗帏梦,梦中寻可意种,碧纱 窗忽地相逢。舌尖恨,心上恐,惊觉晨钟。 芰荷泛月小妆梳,画舸摇风醉玉壶。一杯酒尽青山暮,促归期云共雨,逞疏 狂巽玉喷珠。诗中句,灯下书,此意如何。 作者介绍 吴西逸 [元](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