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参考翻译

译文

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参考赏析

赏析

东坡是一个地名,在当时黄州州治黄冈(今属湖北)城东。它并不是什么风景胜地,但对作者来说,却是灌注了辛勤劳动、结下深厚感情的一个生活天地。宋神宗元丰初年,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弃置闲散,生活很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眼,给他从郡里申请下来一片撂荒的旧营地,苏轼加以整治,躬耕其中,这就是...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东坡 | https://gushi.facekun.com/8983.html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才发现到了渝州。 注释选自《李太白全集》卷八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县级市)西南。⑵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⑶ 影:月光和人的影子。⑷ ...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朝代:宋代 作者:晁冲之 原文: 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回忆当年在西池池上宴饮,每天该有多少的快乐和幸福。可自从分手之后,相互间也不再寄信捎书。即使像往常那样相见,相互间也冷冷淡淡,不可能再像当初。安好枕头,铺好锦被,今夜要在梦中趁着月...

【双调】清江引 秋夜

【双调】清江引 秋夜
朝代:元代 作者:丘士元 原文: 夜阑梦回人静悄,不住的寒蛩叫,细雨洒芭蕉。铁马檐前闹,长吁几声儿得到晓?  【双调】落梅风 江上闻笛  江天晚,起暮云,恰才的夜凉人静。风送玉箫三四声,使离人凭阑愁听。 秋夜梦回  清秋夜,鸳梦回,闹寒蛩絮人心碎。长吁几声人万里,病形骸越添憔悴。  【双调】庆东原 秋暮感怀  山连地,水映天,盼宾鸿过尽空嗟怨。朱帘半卷,西风槛边,...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爱酒醉魂在,能言机事疏。 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 物色看王会,勋劳在石渠。 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 参考翻译 注释 [1]钱穆父:名勰。字穆父,杭州人,时钱勰任中书舍人,出使高丽。得到了猩猩毛笔,写诗以记。此诗为和答彼诗。猩猩毛笔:高丽笔,芦管黄毫,健而易乏,旧说是猩猩毛制成(见《鸡林志》)。[2]爱酒:据《唐文粹》中裴炎《猩猩说》载:阮研使封溪,见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