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夜闻杜鹃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篷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连树林里的黄莺都停止了鸣叫,惟有杜鹃,在月夜里孤苦哀啼。
啼声越来越远,带着深深的漆黑的影子,惊醒了我的梦,让人清泪欲洒。年已半百,一畸零人,漂泊在孤旅的路上,想那只故园的杜鹃,带着故园的山水,让我不堪听闻矣。

注释
①春晚,即晚春,暮春时节。
②杜宇,杜鹃,总在春末时候叫,叫声似“不如归去”。
③故山犹自不堪听,意思是即便在故乡,听到这杜鹃的鸣声也够难受的。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793.html

满江红(戊午九月七日,碧沚和制几韵)

满江红(戊午九月七日,碧沚和制几韵)
朝代:宋代 作者:吴潜 原文: 岁岁重阳,何曾是、两般时景。人自有、悲欢离合,晦明朝暝。日月湖边来往艇,楼台水底参差影。又何妨、时暂狎沧波,轻鸥并。 闲顿放,朱门静。新结里,朱帘整。尽百年人事,移场换境。欲插黄花身已老,强倾绿醑心先醒。羡游鱼、有钓不能收,钩空饼。 作者介绍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

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原文: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小词为作者早期作品,写元夕怀人之情致,词风婉约。起首两句写楼外。春雨绵绵密密,像尘雾一般,灰蒙蒙的,刚刚泛出鹅黄色的柳梢给雨打湿,水淋淋的。说春雨“细如尘”,新鲜而熨贴。春雨是细屑的,轻倩的,迷离漫漶,润物无声,似乎非“如...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相关翻译 译文 平时在红尘中见到月亮,心都能清静下来,何况是在这清秋时节的神仙洞府间...

赠头陀师

赠头陀师
朝代:唐代 作者:刘商 原文: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少壮从军马上飞,身未出家心依归。年老头陀秋山住,犹忆当年射虎威。注释①雪山童子:亦称雪山大士,原本是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菩萨道时在雪山苦行时的称谓。该诗用以比喻头陀师未出家时。缁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浅黑,非正黑。②头陀:梵语Dhata之音译,又作杜荼、杜多,意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