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王安石晚年这首山水词所表现的是一种恬静的美, 就中反映出他在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

  对世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动辄借自 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

  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 抒情之间不觉截然有分界。

  起首二句写得极为娟秀,为人所称誉,乃融化他人句而来。吴聿《观林诗话》记王安石“尝于江上人家壁间见一绝,深味其首句‘一江春水碧揉蓝’,为踌躇久之而去,已而作小词,有‘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之句。盖追用其词。”此见词人善于融炼诗句,浑然天成。他用“一水”来概括“一江春水”,添“萦花草”三字烘托春光烂漫,丰富了原句的内容,提取原诗精华,调合得巧妙自然。“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茅屋数间窗窈窕”三句,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千嶂抱”着的竹林里的深窈秀美。他同期写的《竹里》诗可与此参读:“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此即词中“茅屋数间”的一般情景。“茅屋”三句,包涵了《竹里》诗的全部情景,但情韵连续,融成一片,更见精严。“午枕觉来闻语鸟”一句,见出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的情致与恬淡的心境。“欹眠”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这并非久静思动,却是绚烂归于平淡后常有的心理反应。

  其比较的结果,马上的鸡声还是比此时枕上的鸟声动听。此意由下文再补足。“忽忆故人今总老”,反衬自己之已老。而此时贪爱闲话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作的“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见唐沈既济《枕中记》)。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以后,心境渐渐平淡下来。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王荆公不爱静坐,非卧即行。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一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及归。”这种旷日的游历体察,引发词人创作了不少描写水光山色的景物词。这首词,艺术的锤炼上比早年更为成熟。历来的评论家,极推崇王安石晚年写景抒情的小诗,而往往忽略这类风格的词。其实,这首得比其同类的诗还要出色。此词的主要特色,是善于融诗入词。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839.html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朝代:元代 作者:周文质 原文: 多承苏氏肯怜才,终是双生不在口。羞禁奶娘掩面色,耍开怀,一半儿殃及一半儿买。写愁词赋自伤悲,传恨琵琶人共知。司马哭痛如商妇泣,泪沾衣,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作者介绍 周文质 周文质(?-1334),元代文学家。字仲彬,建德(今属浙江)人,后居杭州。与钟嗣成相交二十余年,良人情深意笃,形影不离,故《录鬼簿》对他有详细的记载:“体貌清癯,学问渊博,资性工巧...

采桑子(一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

采桑子(一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煜 原文: 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如愁,百尺虾须上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作者介绍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

观游鱼

观游鱼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注释闲步:散步。施食,喂食丢食。... 相关赏析 赏析 《观游鱼》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这两句是说,爱鱼之...

浯溪摩崖怀古

浯溪摩崖怀古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湘江曾闻有浯溪,片帆今挂湘东西。 上摩石崖与天齐,江头落日云凄凄。 山昏雨暗哀猿啸,步入烟萝转深峭。 元颜千古迹不朽,星斗蛟龙两奇妙。 中兴当时颂大唐,大唐家国天为昌。 妖环忽见诚非祥,土花失色急寿王。 明皇父子紊大纲,从此晏朝耽色荒。 天下黎庶暗罹殃,击损梧桐按霓裳。 谁知鼙鼓动渔阳?肃宗灵武何仓皇? 回来张后年初芳,前杨后李真匪良。 养以天下理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