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者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篇,古代有很多,但从唐人孟郊的《织妇词》到宋人张俞《蚕妇》,多着眼于衣着。郑谷的《偶书》,于濆的《辛苦行》从耕者腹长饥入手。相比之下,梅尧臣此诗写烧窑工人,就显得十分新颖。这两句有的本子作“十指不沾泥,”“十”字虽不如“寸”字尖新,但也写出了富家子的根本不劳动。而以“鳞鳞”形容大厦,形象也非常鲜明。诗人用字简练,含意深刻,读之发人深省。

  《陶者》属于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对比,付出如彼,所得如此,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前二句以对比道出,后二句亦以对比道出,前二句与后二句更以对比鲜明令人惊叹。《陶者》一诗正以这种环环相扣的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风格古朴平淡。

  在梅尧臣以前,唐代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大都写耕织的农民,梅尧臣这首诗换了个角度,写手工业者,可以说是对自己做诗目标“意新语工”的实践。诗在写作上,打破了绝句声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风谣,这正是梅诗古朴淡泊的特色。后来有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张俞,作了一首《蚕妇》诗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主题与梅诗相同,不知是否受到过梅诗的启发。近代有很多风谣,往往通过对比显示不合理,则受梅诗影响是很明显的。

  从《陶者》即可看出,梅尧臣不断观察、聚焦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在生活场景和人生经历中开拓、寻找前人未曾注意的题材,或在写前人写过的题材上翻新,开宋诗好为新奇、力避陈熟的风气。梅诗构思奇巧而取材平平,用意深远而出之淡然,感情深厚而语句平淡,寓奇峭于朴素,外枯中膏,淡而有味,这是梅诗的创造与追求,也是宋诗的审美取向。

1、 缪钺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79-80 . 2、 李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0-31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4978.html

子夜歌·三更月

子夜歌·三更月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原文: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王孙何许音尘绝。柔桑陌上吞声别。吞声别。陇头流水,替人呜咽。 相关赏析 鉴赏 本调又名《忆秦娥》。相传创始于李白。李白之《忆秦娥》,主要抒发一个长安少妇对久别爱人的忆念之情。贺铸此词,与李词所写颇为接近,表达了一个闺中少妇与恋人别后,饱受相思熬煎的极度忧伤痛苦之情。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开头...

杂剧·忠义士豫让吞炭

杂剧·忠义士豫让吞炭
朝代:元代 作者:杨梓 原文: 第一折 (智伯引缔疵上,诗云)周室中衰起战争,鸱张七国各屯兵。一从唐叔分桐后,政事分来在六乡,某乃智宣子之子荀瑶是也,国人号为智襄子,因某居长,称为智伯。这个是某家臣絺疵。某与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氏,世执晋国之政,职任六卿,惟某最强盛。前年灭了范氏、中行氏二家,彼土地人庶,尽为己有。今某心中还要将韩、魏、赵三家,一发并吞,废了晋侯,西晋土宇,...

诗品二十四则·典雅

诗品二十四则·典雅
朝代:唐代 作者:司空图 原文: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参考翻译 译文 用玉壶载酒游春,在茅屋赏雨自娱。坐中有高雅的名士,左右是秀洁的翠竹。初晴的天气白云飘动,深谷的鸟儿互相追逐。绿荫下倚琴静卧,山顶上瀑布飞珠。花片轻落,默默无语,幽人恬淡,宛如秋菊。这样的胜境写入诗篇,也许...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 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 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 潈潈奔溜闻,浩浩惊波转。 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