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秋日怀旧简析

简析

作者:佚名

  本词又题作“秋日怀旧”,是抒写秋夜离情愁绪之作。

  词的上片以秋景感怀。开头“纷纷”三句,特感秋声之刺耳。因夜之寂静,故觉香砌坠叶,声声可闻。“真珠”五句。特觉秋月之皎洁。因见明月而思及千之外的亲朋,更何况年年今夜,莫不如此,令人愈难为情。

  词的下片为抒愁。过片“愁肠”以下三句,写愁肠只在举酒未饮之时;“残灯”二句,写愁眠只在残灯枕之际;“都来”三句,写愁思只在心上眉宇之间,纯用白描手法,而能得其神韵。

  这首词写离人在秋月之夜的离愁别恨。作者本是个“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刚毅男子,然而,久居他乡,这如练月华又怎能不触发他那丰富的内心感情世界!

  全词由景入情,情随景生,自然浑成。上片以景寓情,境界疏阔,尤其“天淡银河垂地”一句,显得奔放激越,气象恢宏;下片径直抒情,一个“愁”字,层层递进,反复咏叹,语直情真,悲凉凄切。全情中有景,景中透情,可谓情极之语,真可谓善写愁思者也。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即从这里脱胎。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5029.html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集有寻鲁城北范居士诗)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李白集有寻鲁城北范居士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注释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 相关赏析 赏析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

醉翁操·琅然

醉翁操·琅然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的,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朝代:宋代 作者:王炎 原文: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相关翻译 译文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彤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濛濛的细雨。花朵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象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令人十分爱怜。作者摄取了这样一个特写镜头,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