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渑池怀旧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嘉祐六年(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苏辙十九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1、 霍松林著 .宋诗鉴赏举隅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 :60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5068.html

倾杯(林钟商)

倾杯(林钟商)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 惨黛蛾、盈盈无绪。共黯然消魂,重携纤手,话别临行,犹自再三、问道君须去。频耳畔低语。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从今尽把凭鳞羽。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

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杂剧·陈季卿误上竹叶舟
朝代:元代 作者:杨梓 原文: 楔子 (冲末扮陈季卿上,诗云)惭愧微名落礼闱,飘零不异燕孤飞。连天大厦无栖处,来岁如今归未归。小生姓陈,双名季卿,武林余杭人氏。幼习儒业,颇有文名,只因时运未通,应举不第,流落不能归家。况值暮冬天道,雨雪虽霁,寒威转添,似小生这等举目无亲,怎免饥寒之叹。(做叹科,云)嗨,我陈季卿好命薄也!我想起来那终南山青龙寺,有个惠安长老,他与小生同乡,甚是交好。...

咏舞

咏舞
朝代:唐代 作者:虞世南 原文: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相关翻译 注释 渌水:古曲名。回鸾:古代舞曲名。 南朝·梁·沉约《侍皇太子释奠宴》诗:“《回鸾》献爵,摐金委奠。” 北周·庾信《春赋》:“《阳春》《绿水》之曲,《对凤》《回鸾》之舞。”应节:应合节拍。《列子·汤问》:“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 作者介绍 虞世南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

江楼月

江楼月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