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游春·其三欣赏

欣赏

作者:佚名

  将要偏西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 广阔的原野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边无涯, 游人们顾不得春天即将结束, 还在亭前来来往往,踏着地上的落花。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此,要体会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

  《丰乐亭游春(其三)》中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这种意境。 此篇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同他在《戏答元珍》中所说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5270.html

长相思三首

长相思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

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原文: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相关赏析 赏析 暑热蒸腾的盛夏,只有一阵雷雨能送来惬意的凉爽,《雨晴》所写正是酷暑中雷雨过后诗人的爱憎,但其中的欣喜之情还是从“雨”、“晴”二字的连用中隐隐透露出来,为这首七律标明了情感的基调。 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天...

送天台陈庭学序

送天台陈庭学序
朝代:明代 作者:宋濂 原文: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

水龙吟·楚天千里无云

水龙吟·楚天千里无云
朝代:宋代 作者:曾觌 原文: 楚天千里无云,露华洗出秋容净。银蟾台榭,玉壶天地,参差桂影。鸳瓦寒生,画檐光射,碧梧金井。听韶华半夜,江梅三弄,风袅袅、良宵永。 携手西园宴罢,下瑶台、醉魂初醒。吹箫仙子,骖鸾归路,一襟清兴。DE32鹊楼高,建章门迥,星河耿耿。看沧江潮上,丹枫叶落,浸关山冷。 作者介绍 曾觌 曾觌(音di迪)(1109-1180) 字纯甫,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