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原文: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 | https://gushi.facekun.com/7230.html

生查子·独游雨岩

生查子·独游雨岩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溪里的水清澈见底,我在溪边行走,影子照在溪里。青天落在水底下,天上的行云,也落在溪里,我却像在云里行走。风光这么美丽,使我兴奋,我禁不住高声歌唱,但是有谁来和我呢?只有空旷的山谷,发出清音来和我。这个声音,不像鬼也不像仙...

昭君怨·送别

昭君怨·送别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相关翻译 注释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终南别业 / 初至山中 / 入山寄城中故人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 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 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

水龙吟·秋声

水龙吟·秋声
朝代:清代 作者:项鸿祚 原文: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 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 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 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 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 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 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 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