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末怀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凉风飕飕地从天边刮起,你的心境怎样呢?令我惦念不已。我的书信不知何时你能收到?只恐江湖险恶,秋水多风浪。作文章忌讳坦荡的命途(逆境发奋,才易写出名篇),奸佞小人最喜欢好人犯错。你与沉冤的屈子同命运,应投诗汨罗江,诉说冤屈与不平。注释⑴天末:天的尽头。秦州地处边塞,如在天之尽头...

相关赏析

鉴赏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诗人说: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此意如何?只此两句,已觉人海沧茫,世路凶险,无限悲凉,凭空而起。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这是返朴归...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和《梦李白二首》是同一时期的作品,当时诗人弃官远游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李白在“安史之乱”中因永王李璘事件而获罪,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天末怀李白 | https://gushi.facekun.com/1532.html

梅花引·苏小小墓

梅花引·苏小小墓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 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 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作者介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

新晴野望

新晴野望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

好事近(待月不至)

好事近(待月不至)
朝代:宋代 作者:程垓 原文: 天淡一帘秋,明月几时来得。何事桂底香近,把清光邀勒。 人间明晦总由天,何必问通塞。且为人如月好,醉莫分南北。 作者介绍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

辽东行

辽东行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原文: 辽东万里辽水曲,古戍无城复无屋。 黄云盖地雪作山,不惜黄金买衣服。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宁为草木乡中生,有身不向辽东行。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辽东之地路途遥远,辽水曲曲折折难以横渡。战士们戍守的古城楼已经破旧不堪,早已没有城楼,城墙之上也早就没有房屋了。那里气候异常寒冷,常常是黄云满天冰雪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