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更无语。
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伫,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令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参考翻译
注释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七夕人家妇女结...
施绍莘 施绍莘(1581~约1640) 明代词人、散曲家,字子野,号峰泖浪仙,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他有俊才,怀大志,因屡试不第,于是放浪声色。建园林,置丝竹,每当春秋佳日,与名士隐流遨游于九峰、三泖、西湖、太湖间。他兴趣广泛,除经术、古今文外,还旁通星纬舆地、二氏九流之书。善音律,一生所作以散曲及词著名,有《花影集》传世。另外,其词作多哀苦之音,既寄寓着作者命运多蹇的身世悲凉,又是明王朝灭亡前夕人们情绪的反映。如□谒金门□"春欲去"写有"无计可留春住,只有断肠诗句。
作品成就
万种消魂多寄与,斜阳天外树"这样句子,倾吐出词人愁绪万端、无可奈何的情思,颇有过于纤弱的弊病。他的曲作能跳出南曲追求音律、词藻的藩篱,较为自由地抒写情怀。取材较广泛,举凡茅舍,崇台广囿,高山流水,松龛石室,荒台古路,怜花寻梦,感旧怀恩等,"随时随地,莫不有创谱新声,称宜迭唱&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