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春去也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临行的时候谢别洛阳城的人。柔弱的柳枝随风飞舞象是挥手举袂,一丛丛的兰花沾满白露正如浸湿的头巾,遮住芳颜独自欢笑又像是含嗔带颦。  可惜春天已经匆匆过去了,一起来珍惜这艳丽明媚的年华吧!只见依然有桃花飘落在流水上,哪怕倒满竹叶青美酒一饮而尽,醉倒在了...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作于开成三年(838),作者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和乐天(即白居易)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第一首词写的是一位洛阳少女的惜春之情。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也有无限依恋之情。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不写人惜春,却从春恋人着笔。杨柳依依...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忆江南·春去也 | https://gushi.facekun.com/1621.html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相关赏析 赏析 全诗四联均写景,无一句议论,无一句抒怀,但却弥漫着凄清的氛围,渗透着悲凉的情思。细细品味,如饮醇酒,回味无穷。首联"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秋夜"本已凄清冷寂,而所访者又是"秋士",更暗寓幽怨之... 作者介绍 袁枚 ...

放言五首·其四

放言五首·其四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谁家住宅建成后还去破坏,哪里的亲朋哭了以后又唱起来?昨天屋内外还挤满了人,今天在门外就如此冷落了。北邙山没有留下空闲土地,东海何曾有稳定的波浪?不要嫌贫爱富去夸张炫耀,死后都成了枯骨又如何呢...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如何历经四纪,...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这拂水的凉风,吹醒了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