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祠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首表达了诗人“知己难求”与“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渴望用世界而不得的感情)

  诗人在凭吊屈原时,正处于满怀壮志而前程莫测之际,屈原举世都找不到知己,不容于朝廷,被谗言中伤,敢逐沅、湘。行吟泽畔。不能为国尽力,眼睁睁看着楚国为虎狼之秦所灭,最终投江自尽的遭遇和命运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

  最后二句作者触景生情,产生奇妙的联想。(或者虚实相生,超越时空的交流)

  楚地的佳卉香草茂密繁盛。年复一年,绿遍三湘人地,那不正是屈原辞赋中常见的贤人君子的象征吗?崩原的不灭的灵魂似乎仍在楚山湘水间徘徊往来。想象与现实融为一体。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怀,使得诗人能够实现不同时空的交流对话,一种志士才人被压抑的苦闷得到宣泄,同时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人先写故楚之地平旷辽阔,江流蜿蜒,远山逶迤,再由远及近,古老的三闾祠背城而立,借外景之阔大,反衬祠堂的孤小冷凄,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原(想象中的屈原)。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既有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凄婉之慨。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315.html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洋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将旦:天色将晓。《天问》:楚词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种种奇问,作品由一百七十多...

【双调】折桂令_题情盼春来

【双调】折桂令_题情盼春来
朝代:元代 作者:任昱 原文: 题情 盼春来又见春归,弹指光阴,回首芳菲。杨柳阴浓,章台路远,汉水烟迷。彩笔谁行画眉?锦书不寄乌衣。寂寞罗帏,愁上心头,人在天涯。 湖上 望西湖绿水如云,一叶扁舟,几个佳宾。指点银屏,留连绮席,旋买金麟。不三杯桃花笑人,不多时柳絮成尘。体负良辰,抹袖凌风,玉手挨蓁。 和江头友人韵 想城南景物宜看,雪后园林,江上云山。步步帏屏,家家酒债,处...

五美吟·西施

五美吟·西施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西边上浣纱。(上浣纱 一作:尚浣纱) 参考翻译 注释 (1)“一代”二句:意思是,一代绝色的美女终于如浪花般消失,她在吴宫里白白地想念儿时的家乡了。越国灭吴国后,西施的命运有二说:一说重归范蠡,跟着他游江海去了;一说吴亡,沉西施于江,以报答被夫差沉尸于江中的伍子胥。诗中只是泛说逝去。倾城,绝色美女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