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徐家父子亦秀绝,字外出力中藏棱。
峄山传刻典刑在,千载笔法留阳冰。
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吴兴太守真好古,购买断缺挥缣缯。
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奇踪散出走吴越,胜事传说夸友朋。
书来讫诗要自写,为把栗尾书溪藤。
后来视今犹视昔,过眼百年如风灯。
他年刘郎忆贺监,还道同时须服膺。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茧纸书写的《兰亭集序》真迹已埋入昭陵,人间还遗留下王羲之龙腾虎跃的字形。颜真卿公改变书法创造新意,字体筋骨强健如秋日雄鹰。徐峤之父子的书法也极其清秀,锋芒不露笔势却苍劲雄浑。峄山上的石刻文垂示了典范,千载书法传承者是李氏阳冰。杜甫评论书法特别看重瘦硬,这样的观点我不能够听凭。书法无论短长肥瘦各有▼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神宗熙宁五年(1072),苏轼的友人孙觉建亭于吴兴府第中,以古碑刻法帖,命名为“墨妙亭”,同时向苏轼求诗题咏。时诗人任杭州通判,作此诗并亲手书写以赠孙觉。▼

赏析

这首诗评价和赞扬了前人的多种碑帖,阐述了作者自己的书法美学思想,称颂孙莘老做了一件大好事。在写怍方法上,主要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并在叙述和议论中尽可能运用一些比喻,把抽象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形象。诗的前八句赞扬王羲之、颜真卿、徐家父子、李斯、李阳冰等书法大家的碑帖。据吴兴的史料记载,墨妙亭中的碑目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 https://gushi.facekun.com/20578.html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朝代:宋代 作者:姜夔 原文: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沉 通:沈)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坡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 觱拂泺水源,渊沦晋溪波。 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鼋。 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 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 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 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 今...

酒泉子·长忆西山

酒泉子·长忆西山
朝代:宋代 作者:潘阆 原文: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图看,终是欠峰峦! 相关赏析 赏析 上片起首一句点明题旨,然后直接进入回忆。第二句用两个地名词和两个方位词,带出了寺前山后的一切风景点。第三句是近景小景,展现了广阔的背景以后,再专门回味游览冷泉这一名胜时的情形,自然也有举一点以见全貌的作用。以上两句是全...

如梦令·镇日莺愁燕

如梦令·镇日莺愁燕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原文: 镇日莺愁燕懒,遍地落红谁管? 睡起爇沉香,小饮碧螺春盌。 帘卷,帘卷,一任柳丝风软。 作者介绍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