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公元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邓廷桢因曾随林则徐参与虎门销烟,被诬削职,次年远戍伊犁。从词人在长江下游追忆自己昔年禁烟抗英壮举的叙述来看,此首词应创作于他被革职之后,流放伊犁之前。题目中的“大观亭”,一说指今江苏省高邮市城东文游台上的“湖天一览亭”,一说指今江苏省扬州市瓜洲镇镇南城上的大观楼。按词中有“金焦两点”一句,指的是镇江西北长江中的金山和焦山,为词人指近景而咏唱之语,正与万里长江之上的“夔(门)巫(峡)”相对。扬州与镇江隔江而望,近邻金山和焦山。据此,词人所登之“大观亭”,应以扬州的大观楼为是。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6472.html

江楼月

江楼月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

送张舍人之江东

送张舍人之江东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相关翻译 译文 张舍人这次去江东,就和你本家著名的张翰去江东的季节一样,正值秋风吹起的时候。秋高天清气爽,一雁远远飞去,海阔天高,载你的孤帆迟迟不舍离去。眼看白日就要下山了,你这一去,怕是沧海渺茫,再见难期。 万兴的是你要去的吴洲也有明媚的月亮,我们虽...

二郎神·炎光谢

二郎神·炎光谢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咏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诗词的伤感情调,把天上牛郎织女鹊...

彭蠡湖晚归

彭蠡湖晚归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相关翻译 译文 彭蠡湖的天色已晚,水边的桃花都透出春意。鸟儿渐渐飞远,变成很多的白色的点,红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为什么要做迁徙的客人呢,没有多少劳作,却落得一声病。如果来到这儿眺望,很少有不忧伤愁楚的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