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

朝代:两汉

作者:佚名

原文: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刚才出东门的时候,就不想着再回来了。回到家进门惆怅悲愁。米罐里没有多少粮食,回过头看衣架上没有衣服。拔剑出东门,孩子的母亲牵着衣服哭泣说:“别人家只希望富贵,我情愿和你吃粥。在上有青天。在下有年幼的孩子。你现在这样做不对!”丈夫说:“你不要管!我去了!我已走得太晚了!我已见白发脱落了,这种苦日子……

参考赏析

赏析

《东门行》描绘了一幅凄惨又壮丽的画面。主人公走出家门,不想回家,可是妻子儿女又难以割舍。一进屋门,家徒四壁,生活无望,又拔剑出门,妻子生怕出事,一边哭泣一边劝阻,但主人公仍感到无路可走,终于挥衣而去。诗的前半写主人公要去“为非”的原因,用了六句。前二句写他下了决心走出东门,诗中却说“出东门,不顾归”……

创作背景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当权,战祸频仍,民不聊生,社会不公尤为严重,据《潜夫论》等书记载,当时首都的贵人们衣服、车马、装饰、庐舍全都讲究豪华,死了以后棺材一定要用江南的楠木做,精雕细刻,一套棺椁重达万斤,里面还放上许多珍宝(这一点现在已为许多考古发现所印证);而农民却丰年不得饱食,饥荒年头甚至发生人……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东门行 | https://gushi.facekun.com/19508.html

示儿

示儿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死去元知万事空:我快死了才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家祭无忘告乃翁: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在天之灵。 注释示儿:告诉儿子。元:...

杂剧·冯玉兰夜月泣江舟

杂剧·冯玉兰夜月泣江舟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第一折 (冲末扮冯太守引净张千、丑家童上)(冯太守云)老夫姓冯名鸾,字文翔,祖居洛阳人也。由进士出身,累为郡守,今改福建泉州府知府之职,前去理任,明日绝早辞朝。今日是个好日辰,着夫人同小姐、小舍人先行,老夫明日出城。家童,你跟着夫人,路上小心在意,好生看管。待我到时,开船长行便了。(家童云)理会的。我同奶奶、小姐、小舍人,照管着行李先去。雇下一只好...

西湖曲

西湖曲
朝代:宋代 作者:朱敦儒 原文: 今冬寒早风光好。休怪搀先欹絮帽。蟹肥一个可称斤,酒美三杯真合道。 年年闲梦垂垂了。且喜风松吹不倒。平分两月是新春,却共梅花依旧笑。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相关赏析 赏析 汉“飞将军”李广的...